戴望舒爱上好友的妹妹,回国后却打了她一巴掌,从此形同陌路

一更历史 2020-07-14 23:44:53

人们对诗人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总以为他们满腹诗书,出口成章,很容易便会博得女孩的好感。

但戴望舒这个诗人却并非如此,在写诗作赋方面,他信手拈来,可在与女孩聊天时,他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感情上的悲剧,他曾如铁树开花般迷恋一个女孩,为了得到她,戴望舒不解风情地甚至用自杀来威胁。

可女孩却假意逢迎,用甜言蜜语哄骗他出国,随后便与心爱之人一同生活。待戴望舒得到消息时,此事已成定局。

戴望舒曾写下《雨巷》,在诗中写道:“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初读此诗,只觉丁香姑娘如仙女般可望不可即,细读才明白戴望舒的凄婉迷茫。不做深层次理解,他笔下的丁香姑娘便是施绛年。

他的女儿戴咏素也曾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很是相似。"

诗中戴望舒满腹愁思,他所追求的丁香姑娘遥远又高冷,而他既不会花言巧语,也不会表达爱意,只能自怨自艾。他笔下的《雨巷》很美,但他与施绛年的故事却很凄惨。

戴望舒与施绛年初次相见是在1927年,当时各地战乱不断,戴望舒为保平安,只能投靠自己的好友施蛰存。在好友施蛰存的家里,他遇到了一生挚爱,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彼时施绛年大方活泼,是同龄人眼中的女神,在朝夕相处中,戴望舒渐渐被她吸引。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十八岁的少女独有青春的魅力,施绛年的出现,让这个满身忧郁的诗人看到了一缕阳光。

戴望舒幼时得过天花,那个年代的天花虽已没有致人死亡的能力,可它还是尽自己所能在戴望舒身上留下了痕迹。大病初愈后,戴望舒的脸上、身上都有了祛不掉的瘢痕,这些瘢痕的存在,让他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异类。

早年的经历,让戴望舒变得性情孤僻,没有安全感,这样的他,与施绛年的理想型大相径庭。戴望舒也知晓这样一个如同小太阳般的女子,绝不会看上自己,但初尝爱情的他,犹如初生的牛犊般毫不畏惧,为了让她喜欢上自己,戴望舒竭尽所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1928年,偏执的戴望舒用跳楼自杀来威胁施绛年。无奈之下,施绛年只能同意和他交往。

1929年,戴望舒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在诗集的扉页上,他大胆示爱印上A Jeanne(法文:给绛年)。

面对这赤裸裸的表白,施绛年虽有些感动,但更多的是慌张。若两情相悦,戴望舒此举便是浪漫,可未明白女孩心思,便如此大张旗鼓地示爱,则显得有些唐突。最后,施绛年还是顶着压力拒绝了他的表白。

戴望舒心中早已像火一般汹涌,可施绛年却如同一块寒冰般,对他视而不见。世间所有的事都可强求,唯独爱不可以。所以纵使戴望舒成为诗坛上的新秀,施绛年也没有多看他一眼。

戴望舒看着这咫尺天涯的女神,抑郁地写到:“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戴望舒忍受不了这种遥遥无期的等待,便约施绛年再最后谈一次。希望她能接受自己的感情,并再次以死相威胁。

不知施绛年是被戴望舒的赤诚所触动,还是因他自寻短见为爱殉情的决心所震慑,最终,她勉强接受了戴望舒的感情。

可让戴望舒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是心上人精心为他编织的谎言。

1931年,戴望舒与施绛年订婚。为了离开自己不爱的人,施绛年提出,让戴望舒出国深造。此时的戴望舒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故他对心上人自然是百依百顺。没过多久,便真的出国了。而此时的施绛年,早已爱上他人。

在异国他乡,戴望舒没有知己,没有朋友,有的只是繁重的课程。而戴望舒的家庭也并非大富大贵,所以为了赚生活费,他整日闷在宿舍里翻译书籍。他的好友施蛰存也知道他生活的不易,便经常资助他。

戴望舒出国后,施绛年也失去了束缚,没过多久,她便爱上了其他男子。她的哥哥知晓后,曾为友人惋惜。但他并非不通情理之人,他知晓两个不相爱的人在一起是一种痛苦,所以最终还是选择支持妹妹的决定。

为了避免过度刺激戴望舒,他选择了隐瞒。故远在天边的戴望舒,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三年后,戴望舒回国,当他看到昔日爱人早有佳人相伴时,他才彻底认清现实。两人这些年的感情,只是他单方面的一厢情愿,他这些年的深情,终究还是错付了。气急之下,他当众打了施绛年一巴掌,从此两人便形同陌路。施绛年虽然挨了一巴掌,但她心中却是畅快的,这么些年,她,终于解脱了。

戴望舒心灰意冷时写下:“哦,不要请求我的无用心了/你到山上去觅珊瑚吧/你到海底去觅花枝吧/什么是我们的好时光的纪念吗?/在这里,亲爱的,在这里,/这沉哀的/这绛色的沉哀。”

在他看来,自己是这段感情的受害者,可实际上施绛年才是受害者。她与戴望舒订婚本就是不情愿之事,后来与心爱之人义无反顾地在一起,还要担上出轨的骂名。

她被戴望舒耽误的不仅仅是青春,还有对爱情的那份期许。若不是第三者出现,她一生都会活在阴影之中。

参考资料:《戴望舒诗集》

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告知删除!

0 阅读:47
一更历史

一更历史

看历史,阅人物,品人生!欢迎关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