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即所谓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面对美方施压,中方并未被动接招,而是迅速打出“组合拳”,宣布了一系列反制举措。
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4月4日,中方宣布自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9日,因中方未撤回反制措施,美国宣布自当日凌晨起对华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累计新增关税达104%。4月9日,中方宣布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美国对华征收104%关税,对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产生深刻影响,如:阿里巴巴国际站、菜鸟国际、燕文物流、至美通、泛远国际、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大龙网、拓拉思、领工云商、大健云仓、宝信环球、全球贸易通、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Temu、TikTok、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SHEIN、安克创新、华凯易佰、patpat、致欧科技、赛维时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语、兰亭集势、三态股份、傲基、遨森电商、跨境通、有棵树、星徽股份等。
同时,我国征收84%的关税,对我国进口电商平台也产生深刻影响,如:京东国际、天猫国际、考拉海购、唯品会、多多国际、小红书、行云集团、洋葱集团等。
对此,“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组织了近20位专家,给予解读。
对此,APEC(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研究中心大湾区分中心主任肖锋在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 独家专访时表示:
一、传统全球经贸一体化加速终结
如果以1919年国际商会(ICC)成立,看做是传统全球化的开端,至今百多年历程,那么川普加税事件可能意味着敲响传统全球化落幕钟声!
1,传统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是资本,发起者是美西方老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是跨国公司及资本家(注意,并非是发起的发达国家也非是承接的发展中国家)。
2,各国间贸易顺、逆差,只代表各国进出口交易总值的对比,不是交易价值的权衡。
以中美为例,美、中巨大的贸易逆差,不是中国抢了美国人的就业,更不是中国赚了多大的贸易利润,而是美跨国公司及资本家即让美国实体空心化,又是贸易利润的大赢家,还偷吃了中国的土地及人口红利(当然中国也是出口获得的最大的收益来源),截止今天中国对美出口的第一板块依然是加贸类及外企独资,早期更是高达曾70+%)那么,川普强行加税甚至阻断中美贸易,受损最大的是谁?也就一目了然,苹果、特斯拉的股价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依赖对美出口的中国企业也会有段艰难的岁月要熬。
3,若川普要以增加关税的方式(包括其它发达国家)促使制造业回归,那么首先要看跨国公司及资本家们愿不愿意?资本逐利是本性,跟中国的态度其实没多大关系。
4,以资本驱动的传统全球化进程已弊端凸显,改变势在必行且已经开启近二十年,这种改变一定不是回到各国自给自足的封闭时代,而是朝着全球经贸更紧密融合,经贸价值更普惠化的新全球化时代迈进。从这个视角看,川普重拳砸向传统全球化的关税大棒,未尝不是新全球化进程的助推器!
二、什么是新全球经贸一体化
新全球经贸一体化(简称新全球化)是指,以互联网/IT(含正火热的AI)等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国际商务及国际投资体系。(包括交易规则)也可俗称为数字驱动的全球化体系。
数字驱动的全球化早已不仅是概念而是在现有数字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及已经在践行的国际贸易业态改变的事实。
以跨境货物贸易为例,从订单的形成,到订单的交付,从交易主体的体量及交易利益的分配都在发生改变。
订单的形成(也即营销),早已不是仅靠参加各类展会才能获取,不论是toC的消费品,还是toB的原材料或工业制成品,在线获取早已不算难事,不用细说
订单的交付(指把货发出去,款收回来的过程),谈起来稍显复杂,尽量表述明白也不那么难,首先,承载交付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即由传统买、卖双方自行负责交付,改变为由第三方机构(或平台)完成交付。也即中国把她称为外贸新业态之一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例如成立于2000年的阿里一达通,她不是贸易商,不赚取商品差价,但她可以为获得订单是买卖商家(主要是中小商家)承载通关、物流、退(征)税、结汇以及融资等国际贸易中的综合服务。
也即让更多商家不用懂进出口也能做外贸,让外贸跟内贸一样简单。随着AI技术的发展,搭建类似及运营类似一达通这样的交付平台就跟玩一样的简单。
再说说贸易主体的体量,试想,数字驱动下,单订单的形成与交付都如此改变,跨境贸易主体的体量是不是会急剧下降,也即直接参与的商户数量将骤增,新全球化的获益者将由传统的500强、1000强,变为500万、1000万中小商户。
举例,传统方式下,一票货物通常是由20个货柜组成,数字方式下,一个货柜由20票订单组成,当在某贸易总量恒定的前提下,前后二类方式的占比 此消彼长,会出现何种景象?
显然,新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将更加普惠!
新全球化必将带来跨境投资的门槛极大降低。
举例,福耀玻璃能在美投资建厂,前提是它在美国的订单体量有数十亿刀/年或更大;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供应商在美国有1000万刀/年,甚至更少,即可考虑在美国投资设立总装工厂,(成品组装和原材料厂商都一样),这算不算美国制造回归呢?换个说法,那就是新全球化时代,原产地原则将被严重弱化,甚至像马云比喻的“没有哪国制造,只有Made in intent”,所谓的顺逆差统计,也只是个数据而已,没啥重要意义。
当然,要真正实现新全球化的终极目标,可能尚需很长的过程,但朝着自由贸易的方向前行,肯定比制造贸易壁垒更能互惠互利。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全球化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趋势!
个人认为,新全球化不存在主义之分,各国不论什么意识形态,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含商业利益)都无可厚非,如果新全球化能让你所治理下的选民为你投票或点赞?何乐不为呢,其实,《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早就把支持中小企业和欠发展地区发展列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