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是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

谦谦君子用涉大江 2024-09-12 06:58:28

年初Open AI发布了文字生成视频模型Sora,输入文字描述可以直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

消息一出,媒体又欢呼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彻底领先中国,人工智能会颠覆制造业,日后制造业不需要那么多人工,美国会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

还质问为什么中国不能出现原创性技术?感叹只有自由的环境才能出新技术,创新的根本还是人。

一、美国又一次颠覆了世界?

每年春节期间,美国都会放出一波划时代的科技成果来颠覆现有行业。如果中国人民是一颗包菜的话,来来回回的炒,不断的颠覆,估计早就成了一锅香喷喷的手撕包菜被端上桌。

一开始大家还特别重视生怕自己落后,但搞了好几年,不管是元宇宙、还是web3,根本落不了地,扎克伯格all in元宇宙股价被腰斩,后来拥抱了人工智能股价才回升。

现在大家也算明白了,这些东西或许是日后的科技方向,但大公司主要目的还是炒热点提高股价。

Sora肯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创新,其中一个Prompt(大语言模型中的提示词)的描述是:在东京街头,一位时髦的女士穿梭在充满温暖霓虹灯光和动感城市标志的街道上。

Sora生成的视频主体连贯稳定,如果是真人实景拍摄,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但一想到是AI生成就觉得这项技术确实很了不起。下面就是视频截图。

但Sora模型当前也存在弱点。OpenAI称它可能难以准确模拟复杂场景的物理原理,并且可能无法理解因果关系。例如,一个人咬了一口饼干后,饼干会没有咬痕,玻璃破碎的物理过程可能也无法被准确呈现。

就算有不少问题大家还是觉得很震惊,都在想以后是不是不用等别人拍摄,直接把自己喜欢的小说输入模型就能生成连续剧。

对我们这些起点的老书虫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很多小说特别好看,但叫好不叫座看的人比较少,年轻时也会想等以后有钱了一定把某某小说拍成电影,作为书迷我对Sora的前景也很期待,但把Sora模型捧得那么高,逼着中国人反思就过分了。

我还是觉得项立刚的判断更客观一些,人工智能是有前景的技术,应用范围也会非常广,Sora模型也只不过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而已。

说它可以理解物理规则,帮助开展科学实验,甚至创造一个虚拟世界,那就言过其实了,但并不妨碍中国的媒体和互联网大厂天天跟着炒热度。

我大学同学还在朋友圈痛心疾首的说中国又落后了,看那个样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两个人这样说还好说,如果很多人都这样就得考虑一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二、八零后还记得日本14寸黑白电视吗?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放宽对家用电器进口,当时发达国家早已经流行了彩色电视。

很多电视机厂商都很向往中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深入了解才发现,当时中国人民太穷,根本就买不起彩色电视机就无奈的放弃了。

日本电视机厂商经过详细调研后发现,中国人虽然普遍贫困,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比较富裕,中国人民虽然收入低却喜欢攒钱。

如果把在日本早已经淘汰的14寸黑白电视机卖到中国,定价在400元左右的话,中国人民还是能接受的。

事实证明,日本的决策是对的,以当时国内的消费水平很多家庭省吃俭用一两年才能买得起一台黑白电视。

80年代谁家有一台电视机,全村的人都会过去看电视,日本厂商看到了这种情况特意把黑白电视的音量调大,让大家都能听得清。中国电压系统与日本不同它们是110伏到了中国就改到了220伏。中国电力不足电压不稳,他们就配置了稳压器。

看到中国人民对电视机有如此大的热情,国内厂商开始不断引进电视机生产线,有时竟然一年引进110条,当然后来被压缩了规模。

为什么中国厂商如此热情的上马电视机生产线,是因为看到了电视机的前景,电视机这个产品已经被西方和中国反复验证了,人民群众确实喜欢盯着它看。

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28年他又发明了彩色电视机,这个时候的中国刚刚结束北伐初步扫除了军阀。

在电视机刚刚发明的时候,权威人士说这个发明没什么用,不会有人天天盯着这个方盒子看。

现在看来这个所谓的权威人士目光短浅,但评价前人要站在他当时的历史背景看问题。

想看电视就得有稳定的供电系统,不仅发电厂要足够多,而且还得有遍布全国的电网,直到今天世界上很多边远地区都还没通电,更别说电视机刚刚发明的时候了。

光有电还不行得有信号,这就需要建电视信号塔,电视信号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需要多建才行。有电有信号还得有好看的电视节目,不过没有收入谁愿意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呢?

现在管家庭伦理剧、爱情剧叫肥皂剧因为这种电视剧主要是家庭主妇在看,之前的肥皂商就专门在这种电视剧后面放广告,换句说其实是肥皂厂商赞助了电视剧。

电视节目也就是电视里的内容并不是向观众收费,而是向广告商收取广告费,电视台正是靠着广告收入才能提供优良节目。

这样电视内容的收费模式就算是跑通了,这套模式在西方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验证,证明是合理可行的,即使拿到中国也可行,因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就恢复了广告业。

中国的电视机厂商面对的是西方成型的模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只要引进了生产线经过培训之后就能生产出产品,满足已经成熟的市场。

但open AI的Sora模型并不是一个成熟的项目,日后能发展到什么样子,收费模式是什么还没有跑通。为什么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就是因为当时没找到互联网的收费模式。

现在互联网的模式其实也是收广告费,另外一个模式就是电商,指望大家主动为内容付费还是有点困难。甚至现在做自媒体,写文章,发视频,赚的那点钱也是广告费,或者粉丝多了自己直播带货。

所以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一看到open AI的产品就惊呼美国又领先了中国,要求中国反思,不完全因为崇洋媚外,而是基于历史经验做出的判断。

这40年中国引入了别人成熟的产品和模式,在加上中国自身的优秀条件才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经济学有专门的理论论述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周期,这就是所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

①产品创新阶段。

技术创新国家的企业利用其垄断的技术诀窍开发新产品,此阶段替代产品少、新产品的附加价值高,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少部分产品通过出口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②产品成熟阶段。

此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技术垄断优势逐渐减弱,国外仿制品开始出现,竞争主要集中在成本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出口替代,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主要是与本国环境相似但生产成本低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

③产品标准化阶段。

此阶段新产品和技术均已标准化,技术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企业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生产成本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此阶段企业会选择在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从东道国进口该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此时,技术创新国家通常又开始研发新的产品并维持新产品生产技术的垄断优势。

新技术从出现到成熟到衰落要经历很长时间,但这四十年中国人面对的时间轴并不是完整的时间轴。

大部分中国人不是从产品早期开始接触家用电器,汽车等,而是从产品标准化阶段接触的,我们引入彩电时它已经是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模式了,只是因为当时中国人太穷,觉得很新鲜而已。

欧美人八九十年代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电话,汽车都已经很齐全了,除了智能机和电脑、互联网没有怎么普及外,他们80年代的生活方式和现在没有太大区别。

相反中国80后小时候很多人还在放牛呢,路是土路最多铺点石子,一天都过不了几辆车,我们小时候看见一辆车都非常兴奋,闲的无事喜欢坐在家门口,数经过了几辆车。

短短的40年,80后就从放牛娃变成有车有房有智能机有笔记本,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中产,在80后看来,科技进步的速度本来就应该这么快。除了互联网和智能机,进步速度确实很快,其他产品可能已经成型上百年了,至少也已经成型半个多世纪了。

西方现在是虚拟经济时代,特别喜欢吹PPT,他们能把一个尚未成熟的技术吹成前景无限即将落地,再加上很多中国人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为技术进步本来就该是那么快。

不是技术进步快是我们这四十年变化快,OpenAI的Sora模型离落地还有很长的距离。

四、前方即将驶入无人区

几代中国人都在追赶西方,现在突然之间我们就和西方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了。面对全新的赛道,好多人还以为西方大幅领先中国,只要跟他们搞好关系,引入了产品和模式,就能创造效益。

人工智能是全新的赛道,中美两国并没有技术差距,美国去工业化已久,它的人工智能没有工业应用的场景,只能是生活应用的场景,所以看到机器人翻跟斗炒菜大家很惊艳,因为这个应用离大家生活非常近。

如果说盘古大模型可以用于天气预报,可以用于矿业生产,大家没有直观的认识,因为工业的门类太多,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已经有很多应用。

这个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前苏联和日本都面临过,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经过100多年的追赶在很多领域已经和西方没有差距了。

前面已经没有领导者了,那就只能自己开辟新的赛道出来,但日本这几十年点的科技树是点一颗错一颗。

新能源车日本押注的是氢能源,而且提前注册了很多专利,但只做了容易做的部分把难做的留给别人自己坐等收专利费。结果中美两国不带他玩走了电动车路线,直接让日本的氢能源投资打了水漂。

日本的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想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吃独食肯定不行需要多个国家通力合作才可以。

至于前苏联则更加可惜,现在的技术路线是芯片,但是苏联的路线是晶体管,从战争因素考虑晶体管更稳定而且技术也能升级,苏联僵化的体制再加上资金不如西方充裕,所以错失了互联网产业这条赛道。

当时美国用星球大战诱导苏联把精力投在了航空航天上,人类迟早会走向宇航时代,但我们这30年并没有去改造火星,反而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开辟了一片精神家园。

几十年前的科幻小说预测人类今天应该是在火星开矿,开农场,结果大家去QQ农场种菜,去支付宝种树。

前苏联,欧盟,日本之所以衰落,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赶上互联网这趟车。中国这40年高速进步是因为西方向我们转让了成型的产品和模式,又赶上了互联网这波新浪潮,好几次科技革命同时在中国爆发经济想不发展都难。

五、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脑后插管?

这几年流浪地球非常火,说的是太阳即将氦闪地球无法生存,全人类在中国的带领下建了行星发动机打包把地球带走飞向新的家园。

电影的一条主线就是地球派和虚拟数字人派的斗争,但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原来的矛盾是地球派和飞船派的矛盾,有一小撮人想抛弃族群自己坐着宇宙飞船单独逃离。

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当时大刘写科幻小说时未来的科技方向都觉得应该是星辰大海向外太空进军,结果现在大家觉得技术方向应该是走向虚拟世界,把人类意识上传到网上实现数字永生。

未来到底是星辰大海,还是脑后插管,这是不确定的,虽然两个方向都可能实现,但短期内可能只实现一个。

六、现在地上的事还没搞好呢

最近open 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准备筹集至少7万亿美元,毕竟虚拟世界也建立在硬件的基础上,要有芯片,要有显卡,要有算力。

这是多大一笔资金呢?大家看另外一组数据就清楚了,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报告,美国的16个不同类别的基础设施状况正在崩溃,道路、桥梁、水坝、机场、学校等等都迫切需要投资。

该协会估计,到2025年,美国需要花费约4.6万亿美元来修复该国的道路、桥梁、大坝、机场、学校和其他基础设施。

现在美国也在面临选择,到底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再工业化,还是投向虚拟世界?不要再说人工智能可以改造制造业,改造的前提是得有制造业。

美国现在之所以还能维持住不解体,是因为基础设施还没有彻底报废。比如我花100万建了一个厂房能用20年,按说每年都要提五万的折旧,等20年后厂房塌了拿出100万折旧基金搞重建,但房没塌之前折旧基金可以挪用。

美国现在这么挥霍无度相当于把固定资产的折旧基金给浪费掉了,没有把这笔钱用于更新基础设施。

苏联解体之前它的基础设施同样破烂,能用的水渠和报废的水渠几乎一样长,设备陈旧老化,工人酗酒旷工。美国现在的情况跟前苏联何其相似,但不是酗酒而是直接吸毒。

有人认为美国拥有核动力印钞机,但钱印多了会导致通货膨胀,这20年之所以没有导致通货膨胀,是因为中国有9亿劳动力有大量的蓝领工人创造实体性财富。

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每年虽有1600多万新增劳动力,但上千万都是大学毕生其中愿意从事蓝领的工作的极少,日后中国的制造业人口也会逐渐萎缩。

货币必须和实体财富相对应,实体财富变少在物价上就体现为通货膨胀,在资金价格上就体现为利率上升,美国利率已经如此之高,日后即使降息也不可能降到之前的接近于零。

美国的资金成本会长期居高不下,资金变贵了自然就不可能随便用有限的资金,到底是应该更新基础设施还是投向虚拟产业?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估计要好好拉扯一翻。

我当然希望美国不要兴建基础设施,把资金投向虚拟产业,因为AI搞得再好如果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生产力,也解决不了他的债务问题。投向虚拟产业还能帮助中国趟了一下雷,验证一下这条赛道到底怎么样?

不管是宇航时代,还是虚拟网络,都有可能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这个大方向肯定没有错误,但不是现在这个时代就能降临。

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这里,谁就可能在国家竞争中失败,领先一步是领导者领先两步或三步那肯定是先烈。美国现在国债34万亿美元,利息每年都要支付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摇摇欲坠,指望AI救命是来不及的。

趁着美元现在还有点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像特朗普所说的兴建基础设施搞再工业化,这样才能给美国留一口气儿,否则如果把有限的资金投向虚无缥缈的下一代技术,即使这个技术日后落地,能够吃到果子的也一定不是美国,而是有制造业的中国。

一旦美国衰落了,他手里的医疗技术,虚拟技术根本就保不住,只能跟中国共享。

所以祝福美国吧,美国AI强大就是中国AI强大。

2 阅读:475

评论列表

豆腐小僧

豆腐小僧

2
2024-09-12 20:29

炒概念股是美国金融经济产业的热情,不要去打击,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都靠它在赚钱啦。

谦谦君子用涉大江

谦谦君子用涉大江

资深职业教育培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