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与八大山人的绝美碰撞,艳到犯规,让您叫绝

卓子聊聊书 2024-12-29 07:38:35

赵孟頫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代,当忽必烈进入中原,于公元1271年建立了元朝。失去了江山的赵匡胤的后代们,有被杀的,也有被流放的,还有人躲起来过着隐居生活的。然而,赵赵孟頫却选择了与忽必烈携手合作,在元朝当起了官员,享受着荣华富贵。他的这个行为却为其他赵氏后人所不耻。

在我们的艺术史上,赵孟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艺术家,他的诗、书、画的水平,可以说是我们艺术长河里的一座坐标。

上面这幅《秀石疏林图》是赵孟頫在46岁时创作的一幅经典作品,别看它的尺寸只有高:27.5厘米,长:62.8厘米。但,它却承载着的是,划时代意义的元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幅作品中运用了书法的笔画线条。

赵孟頫在作品的一端写了一首题跋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从这句28个字诗的中,赵孟頫为我们透露出了两个观点。第一:就是将书法用笔融入到了绘画中。第二:就是他明确提出了“书画同源”的理论。

这两个观点,对后世书画者们有着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赵孟頫还在作品中落了款,在此之前的绘画作品是没有落款的。

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从这幅绘画作品中看出:真、草、隶、篆书法用笔的融合,让观赏者感受到其中线条的强烈对比和有矛有盾的统一与和谐之美。这幅《秀石疏林图》是一幅充满民族音律之美的大融合的绘画作品,这幅作品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艺术品的精彩与尺寸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赵孟頫虽然在元朝的统治下生活的有滋有味,但其他赵氏后人的风言风语,对他内心的触动也是很大的,最终,他积忧成疾,在68岁的时候撒手人寰。

公元1328年,朱元璋攻克了元大都,建立了明朝。朱元璋有个后人名叫朱耷,这个朱耷的遭遇与赵孟頫的遭遇是一样的,他目睹了李自成攻克了北京,后来,清军入关,皇太极在沈阳建立清朝,再后来,顺治帝进入北京。

作为明朝朱氏后人的朱耷,看到了自己家的江山被别人占有,其心情可想而知,但是,他并没有像赵孟頫那样与新的统治者握手言和,而是选择了出家,出家后的朱耷潜心研究绘画,后来的朱耷又加入了道教,并自取“八大山人”为号。

无论是在佛门下修行,还是选择道教修行。都没让八大山人成为得道高人。却让还俗后的八山人在绘画的艺术上,一步步的登上了我们绘画史这座宝塔的塔顶。

下面这幅《芦雁图》是八大山人的一幅经典作品。

作品中画了几只芦雁,画面上似乎给人一种非常祥和自然的景象。孰不知,芦雁一生居无定所,南迁北归,在长途跋涉的迁徙过程中,到处充满了艰辛与险恶。一路上既要躲避天敌的伤害,又要躲避猎人的捕杀。在生老病死中,一步步的飞翔着,练就了一身自我保护能力。

芦雁是八大山人笔下常常描写的景物,他以此来表过失去江山的朱氏后人,居无定所的生存环境,提心吊胆的过着隐居的生活,就像芦雁一样,并以最警觉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八大山人的《芦雁图》,是他对朱氏明朝江山的怀念。这种怀念在作品落款上反映的尤其突出与强烈。有时写的像个“哭”字,有时又写的像个“笑”字,表达了他对失去朱氏江山的痛哭或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无奈的大笑。

赵孟頫与八大山人的遭遇是相同的,但,两人对待生活的选择却是不同的。除此之外,相同的还有,他们二人都是我们绘画领域中的宗师。他们的绘画艺术都是我们的艺术宝藏,对后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的影响!

0 阅读:30
卓子聊聊书

卓子聊聊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