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院听障女大学生因太美登上热搜榜首,被质疑像"真人AI"

相念念念不忘 2025-04-24 13:21:36

最近,西安美术学院一位名叫宸玥的听障女生意外卷入舆论漩涡。这位大二学生在校运会举牌的视频被同学随手拍下后,竟以"真人AI"的标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引发超过20万次讨论。这场始于颜值争议的公共议题,折射出当下网络生态中复杂的审美焦虑与认知偏差。

面对镜头前的宸玥落落大方,她坦然承认做过双眼皮加深、驼峰鼻调整等三个医美项目,但强调"底子还是原来的"。这位因幼年用药失聪的特殊教育学院学生,用十年寒窗考进美院的故事,在争议声中反而被选择性忽视。当记者问及"AI感"从何而来时,她笑着展示手机里未经修饰的生图:"可能是舞台妆比较浓,平时素颜出门大家都说挺自然的。"

在美院同学眼中,这位总是温柔配合合影的聋哑女孩,早就是校园里的"治愈系"存在。特殊教育学院的田同学愤愤不平:"她每天要比别人早起两小时练习发音,能站在这里已经拼尽全力。那些说她'假'的人,根本看不见她为此付出的代价。"这位目击者透露,宸玥的社交账号里存着从中学到现在的成长影像,素颜证件照与现在相差无几,所谓的"换头"不过是妆容与角度的魔法。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争议背后暗藏着当代社会对"完美"的病态追求。当AI绘画技术让理想容颜触手可及,人们反而对真实存在的精致面容产生怀疑。宸玥的遭遇恰似现代版"东施效颦":她努力靠近主流审美标准,却因过度贴合而被质疑真实性。这种集体性认知失调,暴露出网络时代审美评判的荒诞性——当真实的人类开始像AI,我们究竟该质疑技术还是反思人性?

在宸玥发布的素颜成长史下,有条评论格外刺眼:"残疾人就应该有残疾的样子。"这种带有歧视色彩的言论,恰恰暴露了些许阴暗心理。事实上,这位20岁女孩对抗的不仅是生理缺陷,更是社会强加给特殊群体的"标准模样"。她精心修饰的容颜背后,藏着不服输的倔强:既要打破"聋哑人只能从事特定职业"的刻板印象,也要证明听障者同样能拥有对美的追求。

截至发稿,宸玥的短视频账号已突破50万粉丝,最新发布的国风变装视频获得76万点赞。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网友对"特殊"与"完美"共存可能性的投票。或许正如她所说:"化妆和医美就像给画布打底色,真正决定作品价值的,是执笔人倾注其中的生命痕迹。"在这个AI都能生成情感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会分辨:哪些完美来自算法,哪些光芒源自真实。

1 阅读:55
相念念念不忘

相念念念不忘

从来生死都看淡,专和老天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