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市场这个大舞台上,新能源汽车就像一颗耀眼的新星,正散发着越来越强烈的光芒,逐渐照亮各个细分市场。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15万级的MPV市场时,却发现这里的电动化程度就像一块尚未完全开垦的处女地,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燃油车的痕迹。
上汽大通G50混动MPV开启预售,预售价15.28万元,这一举措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个相对沉寂的细分市场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按照中国市场一贯的“套路”,上汽大通G50插混最终的售价极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下探。这一动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上汽大通在中型MPV市场新能源转型中的一次“抢跑”。
上汽大通在MPV领域,可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它以商用车起家,虽然在乘用车市场相对小众,但在MPV市场却有着自己的一片天地。自品牌创立初期,上汽大通就精心布局MPV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收获了全球超过30万MPV车主的青睐。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上汽大通的表现相当突出。就拿香港市场来说,在2023年(1 - 11月)以及2024年,上汽大通稳居香港整体MPV市场及豪华MPV市场“双料第一”的宝座。截至去年12月,在香港中型MPV市场,上汽大通的大家7销量排名第一,以绝对优势领先于本田系、丰田系以及日产、标致、大众等众多外资和合资品牌。像香港明星陈百祥、王祖蓝、李克勤等都是上汽大通的车主,这无疑是对上汽大通产品的一种认可。而且,上汽大通的大家9更是中国豪华纯电MPV出海的先锋,率先获得了欧洲、澳洲这两大全球最高端汽车市场的准入资格。大家5进入欧洲后,成为挪威第一款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MPV,在当地细分市场长期名列前茅。在亚洲市场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大家9也已上市,并且在多地成为首款纯电豪华MPV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国内,上汽大通的产品定位覆盖高端和经济型市场,其中经济型市场的产品尤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G50系列以超高的品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欢心,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初代G50上市时,就是10 - 15万级MPV市场的热门车型之一,直到现在,在这一细分市场,它的市场份额仍然保持在20%左右。
进入2025年,上汽大通G50车型发起了新的攻势。3月6日,上汽大通G50插混版开始预售,仅仅在3月16日的一场直播中,大通G50插混版的小订数量就突破了12000辆,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这款新车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此之前,上汽大通推出的“大家”系列主要以纯电产品为主,希望能够引领MPV市场的电动化潮流,然而由于当时MPV市场的电动化进程较为缓慢,这一举措显得有些出招过早。后来,随着腾势D9、岚图梦想家、小鹏X9、极氪009、理想MEGA等车型的引领,MPV市场才逐渐走向电动化,而且初期也主要是以插混车型为主。此次,上汽大通再次发力电动化,并且将目标瞄准15万级MPV市场,这种打法令其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在当前汽车行业纷纷朝着智能、情绪价值方向快速发展的时候,大通G50插混版却反其道而行之,专注于功能方面的打造。对于15万级这个价格区间的用户来说,性价比是他们购车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像人们挑选日常用品一样,没有性价比,其他的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G50插混版继承了G50系列的取胜之道,继续深挖在空间和配置上的优势,并且搭载了最为经济的插混技术。
从空间上看,G50插混版的长/宽/高分别为4825mm/1825mm/1778mm,轴距达到2800mm。这样的尺寸设计非常巧妙,既符合车位标准,能够轻松解决用户行车难、停车难的困扰,又能保证车内充足的空间。说到MPV,7座是必不可少的配置,而G50的7座是真正的7座。与其他车型相比,它的第三排空间表现出色。第三排腿部空间宽敞,即使是成年人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感到局促,头部空间也很充裕,视野良好。其第三排侧窗视野面积可达2060cm²,相比之下,同级的传祺M6只有1540cm²。而且,G50插混版支持二排座椅滑动,向前滑行距离为80mm,向后滑行距离为30mm,这使得座舱内乘员能够灵活调整座位,方便进出第三排或者调整乘坐舒适度。在确保第三排空间充足的基础上,G50还有406L容积的后备箱,婴儿推车无需折叠就能轻松放入,同时还能容纳4个20寸大行李箱以及露营设备。二排和三排座椅都能放倒,这样可以提供五种座椅布局,无论是搬运后排的大件物品,还是在旅途中将座椅放倒当作大床休息,G50都能轻松应对,真正做到了又大又灵活。
对于15万级消费者来说,使用经济性也是他们非常关注的一点。虽然G50插混版的指导价比燃油车略高,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身份使其能够享受诸多政策优惠。它可以获得绿牌,免购置税、免车船税,在报废换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中,补贴额度一般也更高,基本能够做到油电同价。在使用成本方面,G50插混版的优势更加明显。它的纯电续航里程为105公里、综合续航可达1405km。在油耗方面,WLTC综合油耗为1.42L/100km,CLTC馈电油耗为4.7L/100km。我们可以分场景来估算其使用成本:对于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日常用车基本都可以依靠纯电来解决。如果按照夜间低谷电来充电计算,一天的充电费用仅需1元左右,而同类型的油车每天的油费约为12元;如果是在周末自驾周边游玩,往返路程为600公里,油电成本仅需160元,而油车则需要约337元;如果是在年底自驾千里回老家,油电成本最高仅350元,而油车则约为625元。相比之下,G50混动每年可为用户节省至少1万元,这对于那些将MPV作为商用或者工具车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购买点。
在智能化方面,虽然目前上汽大通还没有透露详细信息,但是上汽大通MPV平台总经理陶奎透露,G50插混版将配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座舱采用12.3英寸悬浮式双联屏,车机也有无线CARPLAY等配置。如果把汽车类比成手机的话,上汽大通G50可能算不上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但它绝对是一款功能突出的功能手机。它的核心功能,如载人、载物出行非常强大,续航能力很长,能耗很低,而且基础的智能化配置也已经具备。对于15万级市场的人群来说,G50是一款非常适合过日子的好车。
再看15万级MPV市场的特殊性。这个市场的典型用户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注重生活品质且家庭成员较多的用户,比如多子女家庭或者有老人同住的家庭。这类用户周末喜欢进行近郊旅游,他们需要一辆能够舒适容纳全家人的车辆,以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第二类是拥有小事业的创业者,他们需要一辆既能用于日常家用,又能兼顾商务用途的车辆,例如为客户送礼、运输公司器具等。这两类用户乍一看在一二线城市可能消费能力较高,但中国地域广阔,市场层次丰富多样,对于三四线甚至更低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购车预算大多在15万级左右。老款G50的成功就在于它通过技术普及,满足了合资车企所忽视的这部分消费需求。这个市场的电动化也需要遵循同样的逻辑。
G50插混版虽然没有提供那种令人惊叹的炸裂动力性能,但它的1.5L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与P1 + P3双电机构型的混动系统,却能带来远超2.0T甚至2.5L发动机MPV的动力表现,加速更快,而且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表现也要优秀得多。与此G50插混版相比燃油MPV在油耗方面会节省很多,这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另外,原本一些消费者认为,如果想要实现7座加上新能源的功能,要么花费20万以上购买MPV,要么就用这个价格购买一个SUV,勉强挤下7座。但现在G50插混版将15万级做到了7座 + 新能源,这很可能会让不少原本选择SUV的用户转投MPV的怀抱。这就像是在更高级别MPV市场电动化之后所发生的景象一样。先行者往往能够抢占有利的位置并俘获消费者的心智。上汽大通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率先在15万级MPV市场发动新能源攻势。对于G50插混版,上汽大通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先从高收入人群带动细分市场,再到中等收入人群带动中间层,最后传递到工薪阶层,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扩大整个家用MPV的市场容量,努力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
在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变革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5万级MPV市场的电动化进程虽然才刚刚开始,但已经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上汽大通G50插混版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先锋,它带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试图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无论是从空间、使用成本,还是从市场策略等方面来看,它都有着独特的竞争力。与传统燃油MPV相比,它在满足用户需求的也在不断地推动着这个细分市场向着电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的车企关注到这个细分市场,15万级MPV市场的电动化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而消费者也将在这种竞争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好的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