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份,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50万辆,这还是刚刚过完春节,汽车销售才刚刚开始。
中国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年出口量正在逐年提高,汽车产业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然而,汽车的制造需要大量的轮胎以及橡胶材料,在汽车或者轮胎报废后,这些轮胎又该何去何从呢?
曾经废旧的轮胎如何处理是世界级的难题,它又是如何成为“香饽饽”的?
在2022年,中国全年产生的废旧轮胎约700万吨,占全球总量30%,而到了2024年,中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约为3.3亿条,折合重量将近1000万吨,且每年还在以8%的速度增长。
全球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超过10亿条,总重量约4000万吨,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废旧轮胎产生国。
全球废弃轮胎的产生来源有非常多,私家车是废旧轮胎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加上国家各种车辆补贴等折扣,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汽车,有的家庭甚至有两三辆车,电动车的数量更不用说。
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轮胎的数量也急剧上升,一般来说,私家车轮胎的使用寿命在 5万至8万公里左右,只不过使用3至5年就会因为磨损、老化等原因,不到使用寿命年限便会被更换下来,成为废旧轮胎。
还有一些货车、客车等商用车,行驶里程长、负荷大,轮胎磨损更快,例如,长途货运卡车每年行驶里程可能超过10万公里,轮胎通常每年就需要更换。
此外还有摩托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每年换下来的轮胎也不计其数。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行业的机械车辆,比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这些机械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摩擦力,轮胎磨损非常快。
废旧轮胎是由抗降解材料构成,里面含有铅、镉、铬等重金属,自然分解需要近百年时间,露天堆放会长期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难以自然降解,如果填埋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并破坏植物根系。
非法焚烧废旧轮胎会释放二氧化硫、多环芳烃等致癌物,污染大气,轮胎老化也会释放刺激性气体,长期接触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轮胎堆积易因高温自燃或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燃烧时释放的浓烟和毒气大量扩散,且扑灭难度大。
一条轿车轮胎需约0.3立方米填埋空间,全球每年超10亿条废轮胎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很多国家都禁止露天堆放和填埋废旧轮胎,比如中国、欧盟及日本,欧盟还立法强制生产者回收轮胎,日本的废旧轮胎回收率超95%。
在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后,各国将废旧轮胎处理纳入减排目标,迫使各行业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
废弃轮胎渐渐被发现出新的价值,成为香饽饽,被称为“黑色黄金”。
废旧轮胎之所以被称为“黑色黄金”, 主要是因为其在回收利用后能产生较高的经济和资源价值。
废旧轮胎一般是由专业回收公司或政府机构从汽修厂、4S店、废品站等渠道集中回收,然后按照磨损程度分为可翻新轮胎和不可翻新轮胎。
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组成,即使是废旧轮胎,其橡胶成分依然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然后回收企业通过通过特定的技术处理,如脱硫、再生等工艺,废旧轮胎中的橡胶可以被重新加工成再生橡胶,用于生产新的橡胶制品,如鞋底、橡胶管道、橡胶密封圈等。
非洲国家就将废弃轮胎制成低价凉鞋,解决贫困地区穿鞋问题,还能通过创意改造为家具、花盆、游乐设施等娱乐物品。
采用热裂解技术处理废旧轮胎,可得到轮胎油,轮胎油可以作为工业燃料用于锅炉、熔炉等设备的燃烧,提供热能,部分还可经精炼处理生产出柴油等燃料,用于交通运输等领域。
废旧轮胎经热裂解等处理能回收大量炭黑,炭黑在轮胎中起到增强、耐磨等作用,回收的炭黑可重新用于橡胶制品生产,也可作为着色剂、补强剂应用于油墨、涂料、塑料等行业。
废旧轮胎热裂解过程中会产生甲烷、乙烷等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可作为能源被收集利用,用于发电、供热等,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能源支持。
轮胎中的钢丝可用于增强轮胎强度和稳定性,废旧轮胎回收后,通过机械分离或化学处理等方法可提取其中的钢丝。
提取出的钢丝经清洗、熔炼等工序,能重新回到钢铁生产领域,用于制造新的钢材。
目前热裂解炼油技术是最有效的环保技术,将废旧轮胎置于封闭反应器,在无氧或缺氧环境下加热至500度,然后从中提取出燃料油、炭黑、钢丝和可燃气等资源。
有实验称将轮胎粉碎为目胶粉,直接用于沥青上,可大幅提升道路的抗裂性。
现在全球废旧轮胎处理正朝着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中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热裂解95%综合利用率。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橡胶、炭黑、钢丝等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后产生的产品,能够大量满足市场需求,缓解资源短缺压力。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已形成的产业链,带动了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产业价值。
曾经被称为“黑色垃圾”的废轮胎,如今也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世界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