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时读司马懿,能赢过所有人

魅力阅读 2025-01-03 09:33:51

《晋书》中评价司马懿:“变化若神,所向无前。”

人在低谷之时,往往感觉四面皆是绝境,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然而纵观司马懿的人生,破局之道其实就是4个字:勤、忍、积、等。

他从被人猜忌的幕僚,一步步成长为呼风唤雨的权臣,靠的就是这四字真言。

低谷时读透司马懿,方知赢下最后一局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01 境不佳,勤

建安六年,司马懿被举荐为上计掾(yuàn),因官职低微,常被耻笑。

有人故意问他:“雄鹰也愿意吃水鸟的食物了吗?”

然而,对于旁人的轻视和嘲笑,司马懿从不理会,只专注于本职,勤勉不休。

为统计人口、登记成册,司马懿遍访辖区,一一核查。

有百姓上访时,他耐心倾听,详细记录,必要时亲力亲为,替民解难。

空闲之余,还要核实各地财政,节省开支,用以兴修水利。

司马懿的工作既繁重又琐碎,但他始终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细致入微。

最终,司马懿因政绩斐然,声名远扬,曹操听闻后,招其为幕僚。

由此,司马懿迈出了通向权力中心的第一步。

《贞观政要》有云:“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身处低谷,本就落后于人,此时唯有勤追猛赶,才能缩短差距。

没有日复一日的付出,哪来厚积薄发的力量?

人生旅途上的每一滴汗水,其实都是对未来的投资、对命运的反击。

“低谷”是成就伟大的熔炉,人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因此,境遇再难,不必慌张,勤于做事,终能翻盘。

02 力不及,忍

司马懿人生中最忌惮的对手,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

一开始,司马懿与诸葛亮对战,屡屡不敌,损失惨重。

卤城之战,司马懿有了退却之心,打算利用险要地势,防守不攻。

然而,一众将领见他畏缩不战,抱怨道:“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马懿思虑良久,想着不妨再试一次,一雪前耻。

谁料,派出去的人马再次失利,领兵大将张郃(hé)也被射死在木门道。

经此一役,司马懿彻底承认自己力不如人,无论谁人劝说,他都坚持避战。

诸葛亮为逼出司马懿,派人送女装给他,耻笑他胆小如女子一般。

面对部下的指责、外敌的羞辱,司马懿隐忍不发,默默等待。

最终,诸葛亮急火攻心,病发身亡,司马懿保全实力,不战而胜。

古语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后统率百万雄兵;勾践忍尝胆之苦,而后成为春秋霸主。

古往今来,从微末走向巅峰的人,都懂得不争一时长短,而谋全局之胜。

忍,不是软弱屈从,而是为了韬光养晦,以待良机。

河流绕山而行,方能归入大海;春蚕百日缄默,方能破茧而飞。

力不及人时,隐忍退让,默默蓄力,总会有翻身之日。

03 势不足,积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ruì)去世,曹爽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

一开始,曹爽不满于司马懿的地位,屡屡对其排挤打压。

曹爽背后有曹氏宗族撑腰,权势滔天,而司马懿身为外人,处境艰难。于是,司马懿佯装病重,恳请告老颐养天年。

曹爽见他“老”到一步三颤、耳鸣眼花,甚至衣食不能自理,便挥手同意了。司马懿退隐后,暗中布局,广结亲信,又招兵买马,培养死士。

如此默默谋划了三年,手中所握权势,便隐隐压过了曹爽。

最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控制曹爽,拿下魏国政权。

《战国策》有云:“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谁都有处于弱势的时候,但重要的不是抱怨环境,而是打磨自己。

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逢一难解一难,遇一关过一关。

势不如人,静下心来,积攒力量,把舟楫筑稳,方能乘风破浪。

04 时不到,等

新版《三国演义》中,曹爽对司马懿说:

“你只用了一天时间,却夺取我们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司马懿则回道:“我挥剑只有一次,可磨剑磨了十几年。”

司马懿29岁入仕途,40岁接触军权,60岁得到重用,70岁位极人臣。

他耗费半生,才在权力斗争中崭露头角;又用了数十年,成为真正的掌权者。

时机未到,他能经年累月地等待,时机降临,他又能毫不犹豫地出手。

《易传》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真正有谋略的人,不会贪求捷径,而是稳扎稳打,布局控局。

只有把每一个边边角角都做到极致,才能在时机到来时,一击必中。

人要一层一层升级,才能逐步登顶,与其急迫,不如行动。

静下心来,默默蜕变,走出低谷的机会,往往在你足够强大时到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