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网上有个挺暖心的新闻,让不少中年人直呼爷青回——央视前主持人董浩叔叔突然在网上发视频,要找30年前给他写过信的武汉小姑娘。更巧的是,这个小黄同学现在也成了记者,就在咱们长江日报上班呢!
这事儿得从大年初七说起。董浩叔叔在抖音发了条视频,手里举着张泛黄的信纸,对着镜头说30年前给我写信的小黄同学,你在武汉过得好吗?视频一出来,武汉的叔叔阿姨们可热闹了,大家伙儿都在帮忙找人。结果您猜怎么着?才三天工夫,还真找着人了!
原来这个小黄同学叫黄莹,现在是咱报社的资深记者。要说这缘分可真奇妙,三十年前写信的小姑娘,现在成了找新闻的记者,还能亲自报道自己的故事。黄姐说她接到小学老师电话时,整个人都懵了董浩叔叔居然还留着我的信?咱们翻出了当年的老信纸,纸都发黄了,可字迹还是工工整整的。那时候才上六年级的小黄莹,在信里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董浩叔叔,为啥古往今来有名的才子都是男的比女的多啊?要搁现在,这种问题随便上网一查就有答案,可当年小姑娘是认认真真写了整整两页信纸呢!
董浩叔叔当年回信也特别暖心谁说女子不如男?只要肯下功夫,将来肯定会有更多女科学家、女企业家!要我说啊,这封信可真是说准了。您看现在的女院士、女航天员,可不就是越来越多了嘛!
要说黄姐和董浩叔叔的缘分还不止这些。当年小黄莹最爱看《天地之间》,每期都不落下。她后来选专业时放着好好的外语不念,硬是转去学新闻,现在想起来,说不定就是受了董浩叔叔的影响。这两年她在报社跑民生新闻,写的都是街坊邻居的暖心故事,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建设祖国了。
最让大伙儿感动的是,董浩叔叔居然把两万多封观众来信都保存到现在。想想咱们现在手机里的聊天记录,隔三差五就要清内存,人家这可是实打实的纸箱子存了三十年!黄姐说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字迹,就像跟11岁的小姑娘来了场跨时空对话,眼眶都热了。
现在俩人已经联系上了,黄姐说最想当面跟董浩叔叔说声谢谢。要我说啊,这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当年趴在电视机前看《大风车》的孩子们,现在都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可有些温暖的情谊,就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咱们小时候给电台电视台写信的日子。那会儿没有微信,寄封信得等上好几天,可每封信都写得特别认真。不像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发消息,可总觉得少了点仪式感。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对了,黄姐最后在董浩叔叔视频底下留言那句话特别戳人没想到这封信您保留了三十年要我说啊,这哪是封信,分明是两代人的青春记忆。现在年轻人可能不懂,但在咱们这代人心里,董浩叔叔可不只是个主持人,那是陪着我们长大的老朋友啊!
这事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后续——听说董浩叔叔现在转行当画家了,黄姐正琢磨着要不要送他幅自己拍的武汉美景照。要真能成,那可真是三十年前写信,三十年后送画,缘分这东西,还真是妙不可言!
说到这儿,您是不是也想起自己小时候干过的傻事?给偶像写过信没?收到过回信吗?欢迎在评论区唠唠,指不定哪天您当年的偶像也正在找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