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东巡驾崩,赵高谋朝篡位,丞相李斯同意合作:可不仅因为个人利益

一道知衡 2021-04-17 19:59:09

史书《资治通鉴》记载,秦始皇东巡驾崩以后,赵高害怕扶苏和蒙毅一伙,所以想立胡亥为新帝。可是,思来想去,此事没有李斯还是办不到,所以又去找李斯商量。

当李斯听到这个事情后,先是吓了一大跳,然后才愤怒的大声说:你这咋敢啥都说呀?太吓人了!

随后,赵高又凭借自己超高的口才和权谋,从多个方面劝李斯,主要是说:如果长子扶苏继位,你这丞相的地位肯定不保,将来就啥也不是,必定玩完。还不如跟我一起混,捧着胡亥,咱们一起荣华富贵。

然后,李斯竟然答应了。

所以从史书记载的事情来看,李斯根本没有想动赵高,而是几句话就被这个“小人”说服,然后开心的与他“同流合污”了。看到这里,有人就会大骂赵高的卑鄙,又为李斯的动摇而不齿。那么,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李斯到底为什么同意了赵高的提议,又为什么没有立刻反抗赵高的阴谋呢?

1、利益至上的仓鼠并不想动赵高

李斯是先秦时代法家学派的精英,按理说,在面对大逆不道的选择时,应该一口回绝,并且极力反抗。可是李斯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这是因为,李斯不仅仅是法家的骨干,他还是一只有思想的“仓鼠”。

年轻时的李斯曾经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厕所里的那只肮脏瘦弱,唯唯诺诺,而粮仓里的那只体格壮硕,精神抖擞。由此,李斯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理论——仓鼠理论。简单来说,他发现,只有好的环境才能塑造出优秀的人。

如果把仓鼠理论拿到秦始皇病逝那一夜,李斯为何支持赵高的谋逆就说的过去了。

赵高与蒙毅有大仇,赵高觉得这是不死不休的事,而长子扶苏与蒙恬蒙毅两人走的非常近,甚至当时扶苏还在于蒙恬在北境一起练兵。在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前,他必须拉住李斯一起让胡亥篡位。

可是,如何说动李斯呢?赵高是在秦始皇这个怪脾气的领导面前活络多年的,他人精似的性格早就摸透了周围人的内心。李斯怕什么?李斯怕地位不保,荣耀不在。李斯想什么?李斯已经封的侯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让子孙尽享荣华。赵高把这些已经猜的七七八八,所以,以未来的利益和环境来游说李斯,李斯怎么能不心动。既然选择同流合污,那么,李斯必然也没有倒打一耙的心思,背后在向赵高使坏了。

2、孤身在外的丞相也想保命

如果李斯选择中立,既不支持胡亥,也不支持扶苏,谁当皇帝就跟谁干行不行呢?其实这个观点在史记的记载中,李斯曾经提出过,他说:

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

意思是说:忠臣不能因为怕死就苛且从事,孝子不应该太操劳而伤害自己,做臣子的应该各守各的自责才对。

可是,以当时的情形,秦始皇已经过世,大家都不知道实际的情况下,赵高深夜来找李斯密谋。此时,就是逼李斯做出决定。如果李斯不答应,那么赵高很有可能调动近卫军直接结果了李斯,毕竟,他已经知道了这个秘密。

且不说赵高一个中车府令有没有这个权力,他的话在那些侍卫面前肯定要比李斯有说服力。如果赵高亲手拿着秦始皇的手谕出来,说李斯有罪,需要收押,哪个人敢站出来说手谕是假的呢?

在外巡视的秦始皇不像在咸阳的宫廷,所带之人都是精挑细选,忠心耿耿的近臣侍卫。李斯作为一个大臣,一个丞相,在异国他乡,却是非常的孤立无援的。他没有权力调动军队,也没有能力让其他人相信自己,更不能联络咸阳的百官,此时的势力完全比不上赵高。

所以,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在不得不做出决定的情形中,李斯只好答应赵高的条件。

延伸:赵高为什么非要找李斯合谋?

其实,找李斯合谋,不是说在沙丘这个地方赵高搞不定,而是回咸阳以后,赵高的力量就完全没有李斯管用了。李斯是百官之首,他的观点和言论足以可以影响整个朝廷中的大臣。如果想要篡位成功,赵高和胡亥必须要李斯帮忙,这才有了他们的合作。

不过,李斯并没有得到想要的荣华富贵,在赵高胡亥两人胡乱折腾下,李斯最终被陷害致死,全家受到牵连。临死前,李斯还对儿子说: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听完此话,在场之人都潸然泪下。李斯很后悔,非常后悔,他当初的一个决定不但让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更是让自己全家都被屠戮于市。可是,这又能怪谁呢?不论李斯、赵高还是胡亥,都是为了功名利禄,都是为了辉煌荣耀。

当初,不论李斯是否答应赵高,胡亥上位的历史应该都不会改变,而李斯也根本没有机会去“动”赵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阅读:48

一道知衡

简介:挖掘历史趣事,找寻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