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你有没有以下烦恼:
自家好看,但总感觉“不好住”?
很多明明1分钟就能完成的事,却要多花几分钟?
原因可能是你家的家居动线设计不合理哦~
今天就来聊聊「家居动线」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设计?
PART.01/ 什么叫动线?所谓动线,就是居住者在空间中活动的路线。
家装设计将动线分为:居住动线、家务动线、访客动线,也是空间布局设计和功能划分的重要依据。
动线设计就是让完成一系列行为的时间尽可能短、两处空间的行动路线尽可能简单、整体操作尽可能便捷。
PART.02/ 动线设计的标准和原则动线设计并没有固定模板,但要遵循以下原则。
1、动静分区
根据居住者的行为活动,可将室内空间划分为动区和静区。
动区:室内所有居住者经常活动、交流沟通的地方,如客厅、餐厅、厨房、阳台等;
静区:居住者专属的安静、独立、隐私的地方,如卧室、衣帽间、书房等。
家居动线在其中要保持动静分离、互不打扰。
2、公私分区
家中公共区域要与具有隐私性的地方区分开,公区动线不能与私区直接连通。
3、功能就近
将同一条动线上的功能区域设计在一起,形成“流水线操作”,让动线短而便捷。
4、依据生活习惯
设计动线前,需了解家人的生活习惯和未来想要达到的生活状态,依此来规划空间布局和家居动线。
1、居住动线
起床出门:通常动线涉及空间如下:卧室→卫生间→梳妆台→衣柜/衣帽间→玄关
Tips:可将梳妆台整合到卫生间洗漱区,或整合到衣帽间,缩短动线,避免在卧室、卫生间、衣帽间三点来回走动。
回家休息
通常动线涉及空间如下:玄关→卫生间/洗手盆→餐厅→水吧→客厅。
Tips:公卫靠近玄关,或直接在玄关做洗手池,回家后能尽快洗手,保持卫生。
吃饭就餐
通常动线涉及空间如下:厨房→餐厅→厨房。
Tips:厨房紧挨餐厅,方便上菜用餐,厨房的部分收纳和冰箱可延展到餐厅,餐边柜也能提供部分西厨功能。
洗漱睡眠
通常动线涉及空间如下:衣柜/衣帽间→卫生间→梳妆台→卧室。
卫生间动线
在居家动线中,最常使用的场所就是卫生间,因此卫生间的布局设计要提高动线效率。
一字型布局:
▲ 使用频率最高的洗漱区放在门口,淋浴区放在动线的最里面。
正方形布局:
▲ 动线由门口扩散,洗漱区正对门口,更为隐私的马桶区放在侧边。
三分离布局:
▲ 洗漱区外移,与马桶区和淋浴区相互独立,满足两人或三人同时使用卫生间。
2、家务动线
即室内日常家务劳动所走动的路线,分布空间包括厨房、卫生间、储藏间、家务间以及阳台等。
做饭
厨房最佳的动线排序是:冰箱—>水槽—>备菜—>燃气灶。
根据动线可将厨房分为以下布局:
一字型布局:适用于狭长型厨房,功能区按照动线依次排布,使得下厨动作形成“流水线”。
图源网络
II型布局:适用于厨房连通生活阳台的户型,以及较为方正的厨房,功能区分布厨房两侧。
L型布局:一般是长方形的厨房,利用拐角位置排布功能区,使得下厨动线呈“L字形”。
U型布局:操作区域大,储物空间充足,洗切炒更高效。
U型布局、II型布局与L型布局比一字型布局更能节约下厨往返路程和操作时间。
洗晒
通常动线流程为:取脏衣服→洗衣→晒衣→收衣→叠放收纳。因此动线核心在于洗衣机的位置。
▲ 卫生间较小,洗衣机可以放在阳台,洗完直接晾晒。
▲ 若喜欢用烘干机,卫生间面积足够,洗衣区可放在卫生间的干区。
室内打扫
家务打扫动线通常为:拿取工具→清洁打扫→回放工具。
同时规划好家政工具收纳区,扫帚、拖把、吸尘器、洗地机、扫地机器人等都集中收纳于此,提升家务效率。
3、访客动线
通常为来访→就坐→用餐→如厕→出门,分布空间包括客厅、客卫、厨房、餐厅等。各空间流畅连通,保证访客动线清晰明了,不杂不乱。
以上就是动线的一些基础分享,无论新房装修还是老房改造,家装精细化设计,动线合理,居住生活才能更舒适,千万要重视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