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经专家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二里头遗址至今3800到3500多年之间,年代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现在对二里头夏文化考古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已将遗址细分为四期,自太康到夏桀共12世15后的夏邑遗址,都可以从中找到夏商分界的合理年代。
二里头夏都遗址的重大意义是对历史的印证,《史记》记载了“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国语·周语》也有“伊、洛竭而夏亡”的记载,还有《战国策》的记载:“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卢、峄在其北,伊洛出其南。”
种种迹象表明,夏朝的都城遗址均指向地处伊、洛、河三大河流交汇处,徐旭生就是奔着“寻夏之旅”来到二里头的。既然时间吻合,地点也吻合,二里头作为夏朝都城遗址就应该确凿无疑,为何还会有这么多质疑的声音呢?
由于年代久远,史书对于夏朝的记载是很不完整的,考古研究就是尽可能还原这段历史。为什么要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在形成初期的原貌。
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青铜铸造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展示出夏朝社会多姿的风貌,特别是青铜铸造作坊的发现,而且还是最早的青铜器制造作坊,说明夏朝此时已经正式跨进了青铜时代。
舟船车辆作为人们外出远行的工具,出现在什么年代,《海内经》有这样的记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需要通过考古进行验证,在遗址中发现最早的双轮车辙,说夏朝先民外出时可以坐车了,这些发现都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考古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历史的真相,当然可以提出质疑,问题是这些质疑是否合理呢?
有人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比如《尚书》有“桀都于安邑”的记载,认为夏都应在山西夏县一带,甚至连河南禹州、陕西阳城等地都有可能是夏朝的都城。能够发现这些漏洞,当然是一件好事,问题是,既然有这么大的把握,那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去找呀!
自己不去找,反而在这里说三道四,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算在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找到符合条件的都城,也不能否认二里头作为夏朝的都城,毕竟与古代文献记载相吻合。夏朝的历史本来就比较复杂,曾经出现太康失国的事件,而且史书上也有记载,其他地方作为临时都城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商朝就出现反复迁都的事件。
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字证,就不能将二里头定性为夏朝都城。
依我看,这是完全不讲道理,有什么证据表明夏都就一定要有文字呢?难道有人事先将文字埋在地下?非要让考古人员找出文字来才满意吗?
对于文字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找到了文字,说明夏朝已经出现了文字。
《易》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上述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古时期并没有文字,于是便用图形或符号将一些重大事件或者重要的经验记录下来,这些图形符号就称为“文”。当文字出现并广泛使用后,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有人便将这些“文”所表达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经过编辑整理装订成书。由于书中的内容是用文字表达,各级官员能够并用来管理社会,就算普通老百姓看到也能够理解,故《易》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书的来历大概就是这样,由于时间久远,恐怕谁也说不清。我们所熟悉的“契”,一般指古代的契据、契约之类,相当于现在的合同。“契”还有一个含义,商人始祖也称作“契”,他就是帝喾的儿子,为次妃简狄所生。不过,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契的名字本来叫“商”,是禺号发出的一种声音,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商品交易中所作的贡献,于是将他称作契。
在商场出现初期,人们交换商品是以物换物,有时候将自己的物品拿到市场后,发现市场中没有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怎么办呢?难道将自己辛辛苦苦扛到市场的东西搬回去?比较妥当的办法是将自己的东西交给信誉好的商家,双方立下在契据,约好某个时间来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结束了物物交换的历史。
契上面总得有内容吧?最初是用图形来表达的,古人称之为“文”。图形比较复杂,刻写比较麻烦,于是商人便将这些图形进行简化。这些图形经过商人简化后,逐渐演化成为甲骨文。契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了由“文”到字的华丽转身,因此,甲骨文都是在殷墟发现的。
也就是说,文字的诞生就是商人的重大贡献,要找早期的文字,不如在商人的遗址中多下功夫。如果某一天有幸能够商王朝以前的文字,即使属于商文化,我们也可以认为夏朝就已经出现了文字。
由此可见,商文化对中华文明是多么重要。二里头出现夏文化与商文化重叠的现象,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因为出现商文化就质疑二里头为夏都,这是毫无道理的。相反,二里头有商文化更加符合历史的原貌,不知大家是否了解太康失国、少康复国的情况?
太康失国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得到一些线索,太康在一次狩猎中遭到后羿的伏杀,他的五个弟弟陪同母亲在洛水岸边列举了太康的各种罪状,比如贪图享乐、败坏伦理、丧失德行等等。
这些话虽然从太康的五个弟弟口中说出,却不足为信,原因很简单,他们母子都落入后羿的手中,成为攻击太康的工具。后羿杀死国君,需要给天下一个交待。况且太康死后意味着他们有了当国君的机会,说不定后羿已经向他们许下各种诺言。
我们对上古时期的社会情况了解甚少,比如,后羿是谁?他为何要杀死太康?还有,后羿射日的故事大家是否听说过呢?射日的后羿与射杀太康的后羿是什么关系?
现在人们看到后羿就以为是某个人的名字,这样理解并不恰当。“后”在古代应写成“後”,就是掌权的意思。羿是指那些擅长射箭的人,后羿就是专门管理射箭的官员,相当于后来的大将军。
上古时期的后羿是世袭制,太康想结束这种状态,把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严重触犯了后羿的利益。后羿不甘心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于是找机会将太康射杀了,另立一个比较听话的傀儡。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自己也被一个叫寒浞的手下杀死,于是便有了少康复国的故事。
关于少康复国这件事,司马迁的《夏本纪》十分简略,只是两句话带过:“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
少康就是一个遗腹子,据说是相的妻子后缗逃回娘家后才生下的,大家是否感到奇怪,一个遗腹子有什么势力,居然能够复国?
《竹书记年》则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可作适当的补充。后羿射杀太康后,立仲康为帝。七年后,仲康去世,他的儿子却跑到商丘依附邳侯称帝,这是否意味着,商丘也算是夏朝的都城呢?
仲康的儿子相称帝八年后,寒浞杀掉后羿,再过一年,相却莫名其妙跑到斟灌。
斟灌与斟寻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再过二十六年后,寒浞让他儿子率兵攻打斟灌,杀掉了帝相。
帝相的妻子后缗投奔有仍氏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为牧正,寒浞的儿子浇对少康十分顾忌,于是派椒前来索取,有仍氏显然无力提供保护,少康只好逃跑,投靠有虞氏。
帝相重臣伯靡奔有鬲氏,在鬲氏帮助下收服了二斟,寒浞疏于防范被擒,他的儿子浇也被汝艾斩杀,少康在众人欢迎中回到夏邑,被诸侯拥立为天子。
少康能够复国,伯靡功不可没,但伯靡当初出逃之时,如同丧家之犬,他之所以能够帮助少康复国,背后必定有各种势力的支持,这些神秘势力来自何处?相信对二里头的考古研究能够解开这些谜底。
仲康去世,他的儿子相在邳侯支持下称帝,邳侯与商汤是否存在血缘关系呢?还有,汝艾替少康斩杀了寒浞的儿子浇,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他的后代不应该默默无闻呀!与商汤的重臣汝鸠、汝方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
因此,二里头夏文化与商文化存在重叠关系,这是最好的解释。
用户17xxx84
造假了,只有当地人在那自己承认
毛毛
时间都对不上,还高度吻合?
用户10xxx60
因为崇洋媚外、没有文化自信的蠢货大多了。《石岇遗址是尧舜禹三朝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