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把“傻子”推上皇位,傻子下的第一道圣旨,就让太监追悔莫及

品古观今 2025-02-06 15:18:45

在唐朝的众多皇子中,有一位皇子曾被许多人当成“傻子”看待。

当时的晚唐可以说是一部宦官史,为扶持一位傀儡皇帝,宦官们就把那个“傻皇子”扶上了皇位。

岂料这个“傻皇帝”上位后下的第一道圣旨,让所有宦官追悔莫及。

这位“傻皇子”究竟做了什么?

晚唐不仅宦官当道,许多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也是搞得你死我活。在这种环境下,一个叫李忱的皇子只想平安地过完这一生。

这个李忱就是开头提到的“傻皇帝”。好好的一个人,后来为何要装疯卖傻?

不慧皇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所看到的一切就一定是真的吗?谁敢保证自己的眼睛一定不会欺骗自己?

其实好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别人骗了,而是被自己的眼睛给骗了,闭上眼睛不被对方的外表所迷惑,或许就能更好地窥探其本质。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一个儿子,说起他的经历也是挺让人感慨的。

李忱的母亲为郑氏,之前是一个节度使的妾。节度使被灭后,郑氏就成了一位皇后的侍女。

虽然只是一个侍女,但她的长相可要比皇后、妃子们强多了。

唐宪宗见到郑氏后一眼就爱上了人家,于是后来就有了李忱。

古代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好多时候连普通人都不如。

要说当时皇帝中对李忱最好的,自然是唐宪宗的第三子唐穆宗。

为了在皇宫中存活,李忱不敢多言,别人问话也是磕磕巴巴。所以许多皇子们都觉得他像是一个傻子,就连他的同岁侄子们都是这么觉得。

不过李忱从来不在意这些,反正自己是什么样自己知道就得了,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安稳生活才是硬道理。

没多久李忱忽然得了一场重病,就在他即将挺不过去的时候,突然一道正道之光照在了他身上,然后他直接起身,病就痊愈了。

当时许多人见状不禁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诈尸了。

唐穆宗听说这件事后赶紧带人过来查看,一番观察过后,唐穆宗激动地说道:“上天保佑,让我们李家出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自从这件事过后,李忱就经常对母亲说,自己经常梦见一条龙在天上飞,其实就是梦见自己要当皇帝了。

郑氏闻之赶紧告诉他,这个梦一定不能到处乱说。

经历完这些事情后,李忱依旧是沉默寡言,后来他即便被封为了“光王”,那群宦官们也依旧不把他放在眼里。

有些宦官见到李忱不仅不行礼,反而幸灾乐祸地说道:“不慧,你要干什么去啊?”在古代,不慧就是傻子的意思。

李忱早已习惯了别人叫自己傻子,每次他也都会以微笑面对。也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对他有所怀疑。

多言所错,李忱不愿与别人过多争论。

唐穆宗驾崩后,后面又接连出现了三位短命皇帝。

要是李忱表面上是一个正常人,必然会遭到其他竞争者的排斥,那样的话可就不太平了。

不过他整天装疯卖傻,许多皇位竞争者根本不会把他放到心上,自然也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事发生。

宦官和皇帝的考验

李忱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安稳生活下去,岂料装疯卖傻也逃不过那一劫。

后来出现的那三位皇帝,他们都是被宦官拥护上位的。当时宦官们在朝堂上的势力可谓是一手遮天,就连皇权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其中唐敬宗李湛,因为年纪小不懂事,最后他被宦官们联手给除掉了。一位皇帝竟被宦官给杀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已经算罕见的了。

后来的文宗和武宗虽然也是被宦官扶上去的,不过他们继位后都打压过宦官势力,这就导致那些宦官们非常不满:“当初真是瞎了眼了!”

要想眼不瞎扶持一个真正的傀儡皇帝,那这个人最好傻乎乎的,或者像李湛那样只知道玩乐什么也不懂,于是宦官们就把目光放到了李忱身上。

为看看这个李忱是不是真的傻子,那些太监们就故意放置了许多路障。

每当看到这些路障,李忱都会毫不遮掩地走上去,有时候就算是在那儿立了一个柱子,李忱都能撞上去。

太监们每次见状都会哈哈大笑,同时嘲笑他路和路障傻傻分不清。

除了这些宦官们猜疑李忱,就连后来的唐武宗也怀疑过他。

既然有疑心,那就要亲自去实践一下,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放心,于是武宗的考验也来了。

当时城中下起了厚厚的大雪,于是唐武宗就让人挖了一个不太明显的大坑。

当李忱路过时,其实他早就看到了这个坑,但他还是掉了进去。

掉进坑里后,李忱在里面一边胡言乱语一边往上爬。众人见状不仅没有帮他,反而在一旁嘲笑他。

至于李忱在胡言乱语什么,其实他本人也不太清楚,因为只有这样才比较应景。

唐武宗得知后逐渐放下了疑心,后来宦官们从这个坑中找到了一丝灵感。

为最后验证一下李忱是不是真的傻了,宦官们就把他推进了一处粪坑中。

让众人没想到的是,李忱掉进去后不仅没有往外爬,反而在里面跳起了舞,搞得一旁看戏之人都被溅到了。

后来一个宦官见状就把他给捞上来了,李忱也是非常懂“礼数”。为感谢这个老宦官把自己救上来,他不经意抹了老宦官一身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至于那个宦官为何要将李忱捞上来?当然是因为他通过考核了。从此刻开始,大家都以为李忱是真的疯了。

于是唐武宗驾崩后,在宦官集团代表马元贽的拥护下,李忱成功继位。

宦官们以为这次万无一失,绝对能够掌控国家权力了。岂料李忱上位后突然成了一个正常人,他每天兢兢业业,批奏折的时候更是温文尔雅,丝毫不像是一个傻子。

被迫大显身手

李忱平常和大臣们沟通,他的言谈举止与之前大不相同。

这就让许多宦官们疑惑了:“不是说好的‘傻子皇帝’吗?怎么感觉像是一个正人君子?”

为再次验证一下李忱是不是傻子,于是宦官们又开始行动了。

岂料宦官们还没来得及动手,李忱的第一道圣旨就下来了,那就是罢免宰相李德裕。

李德裕从唐宪宗时期就开始做官了,他父亲那时候还是当朝宰相。李德裕不甘落后,之后他在唐武宗时期再次担任宰相一职。

不过那时候的宰相可不是“一人之下”,因为他们还被宦官限制着。为保住自己的宰相职位,李德裕选择和宦官们合作。

就这样,李德裕在宦官们的帮助下,他在朝中的地位稳如泰山,宦官们也因为他越来越嚣张跋扈。

“万恶皆有源头”,在李忱看来这个李德裕就是源头,于是他选择先拿此人开刀。

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啊!如此位高权重的宰相竟然说废就废!

在许多人看来,李德裕有宦官支持,应该不太容易下手,岂料李忱的手段太强硬了。

为彻底铲除李德裕,李忱先是除掉了他的党羽。这样就算他再厉害,孤立无援状态下也注定会失败,最后李德裕成功被罢免。

宦官们见状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的最大靠山李德裕没了,这就意味着下一步该轮到他们了。

果不其然,李忱废掉李德裕后不久,他便对宦官集团代表马元贽下手了。尽管此人的势力也很强大,但在李忱的一步步瓦解下,最后他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遇。

就这样,朝中的宦官势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唐朝也终于迎来了短暂光明。

宦官势力被消除得差不多后,李忱的治国之路从此再也没了阻碍。

李忱爱戴百姓,所以他下令减轻了赋税,同时他还非常重视科举的发展,大唐也由此出现了不少新型人才。

在李忱的努力下,唐朝政治逐渐清明。

在军事上,李忱曾大规模对吐蕃用兵。因为他们当年趁安史之乱时掠夺了大唐许多土地,后来李忱成功收回了一部分。

李忱在位前期政绩的确不错,史学家们也将这段时期称为“大中之治”。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忱哪儿来的才能呢?

其实李忱本身并不傻,小时候他也是经常读书学习的。

每天在外面装疯卖傻后,李忱都会回去读书,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贞观政要》,所以他那时候治国的手段多少有点像其先祖唐太宗,于是他也被称为“小太宗”。

或许李忱也没想到,自己装疯卖傻只为过上安稳生活,岂料阴差阳错当上了皇帝。

只可惜李忱只在位十多年,后期的他却做了许多错事,比如迷恋神药、错用将帅等。

晚唐的历史虽然比较混乱,但李忱也曾为这段黑暗的历史带来过短暂的光明。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位“救世主”站出来,李忱的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假痴不癫,大智若愚”,也可以说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0 阅读:15
品古观今

品古观今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