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义谈学书之道:工楷为基,博涉反约,自辟门径

白梦说文化 2025-04-01 12:56:36

在艺术海洋中,书法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而学习书法的过程,不仅是对技艺的磨砺,更是对心性、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近日,我细读了关于书法学习的论述——“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学书如穷经,宜先博涉,然后反约。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工追摹而饶性灵,则趣生;恃性灵而厌追摹,则法疏。”这段文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学习书法的道路,让我对书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这句话如同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明确指出了学习书法的起点。楷书作为书法的基础,其结构严谨、笔画规范,是学习书法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有打下了坚实的楷书基础,才能在行草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我回想起自己初学书法时,曾一度急于求成,忽视了楷书的重要性,结果导致行草书写得杂乱无章,缺乏美感。如今,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脚踏实地,从楷书入手,才能逐步攀登书法的高峰。

“学书如穷经,宜先博涉,然后反约。”这句话则将学习书法比作研读经典,强调了广泛涉猎的重要性。在书法学习的初期,我们应该广泛接触各种书体、风格,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见解。我深知,书法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沉淀的过程。因此,我更加注重对历代名家作品的研习,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书法语言。

“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这句话则强调了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深入一家,精研其法,待有所得后,再广泛吸收其他家的优点。我选择了颜真卿作为我的入门导师,他的楷书雄浑壮美,气势磅礴,深深吸引了我。在深入学习颜体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其基本笔画和结体规律,还领悟到了颜体所蕴含的刚健有力的精神气质。随后,我又广泛涉猎了王羲之、赵孟頫等名家的作品,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的书法技艺更加全面和丰富。

“变动弗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这句话则鼓励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束缚。书法是一门充满个性的艺术,每个人的性情、气质都会在作品中得到体现。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性情和审美追求,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书法作品。我深知,只有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才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工追摹而饶性灵,则趣生;恃性灵而厌追摹,则法疏。”这句话则是对学习书法的一种辩证思考。它告诉我们,在追求技艺精湛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持自己的灵性和创造力。如果一味追求模仿而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新,那么作品就会失去生命力;而如果只凭自己的灵性和创造力而忽视了对传统技法的学习和吸收,那么作品就会显得粗糙和缺乏内涵。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两者的平衡关系,既注重技艺的锤炼又注重灵性的发挥。

总之,这段关于书法学习的论述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它让我明白学习书法不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是对心性的磨砺和人生的体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更强。

0 阅读:3
白梦说文化

白梦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