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美国国籍回国科研,落选院士后,宣称:“永不参与院士评选”

卡门的事 2024-10-24 03:15:21

饶毅,在美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然而,他却毅然放弃了美国国籍和绿卡,选择回国,投身中国的科研事业。

回国后,饶毅承担起教育和科研的重任,2011年,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虽然公众对他的当选充满期待,但他却出人意料地落选了。

面对争议与质疑,饶毅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宣布永远退出院士评选。

为什么饶毅会选择放弃院士评选?他的落选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

回国前的学术征途

1962年,饶毅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饶卫华是当时医学界的一位开拓者,创办了江西省首个ICU病房,而他的叔叔则是旅居美国旧金山的一位药剂师。

因此,饶毅从小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8年,高考恢复,16岁的饶毅考入了江西医学院。

在江西医学院,饶毅展现了过人的学习能力,他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不断探索课外领域,渴望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本科毕业后,他顺利考入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在这个阶段,饶毅对医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国内科研设备的落后和资源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医学的发展。

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先进的科研条件,饶毅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

1985年,饶毅成功考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主攻神经科学,这不仅让他接触到了全球最顶尖的科研资源,也让他见识到了中国与世界前沿科学的差距。

在美国的学术环境中,饶毅意识到自己在国内取得的成就仅仅是一个起点,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为了不被这些国际顶尖的科学家甩在后面,他不得不加倍努力,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他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从事研究工作。

在美期间,饶毅的科研工作引起了美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他逐渐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名重要人物。

后来,他受邀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任教,并在美国科研领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留下继续发展。

然而,饶毅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念头,那就是有朝一日要回到中国,利用他在国外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

回国后的挑战

2007年,饶毅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他放弃了美国国籍和绿卡,选择回国。

这一决定震惊了许多美国学术界的同仁,甚至美国方面还为他专门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实验室以及顶级的科研团队,试图挽留他。

然而,饶毅的内心非常坚定,他认为,中国的科研事业需要自己,他不能放弃这份责任。

于是,尽管美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他依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祖国。

回国后,饶毅受聘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开始了他在国内的科研事业,然而,回国初期的科研环境与他在美国所见所闻相比,差距巨大。

每次进行大项目研究时,饶毅都要经历繁琐的经费申请流程,这让他感到十分不适应。

在他的记忆中,科研本应是一件纯粹的事情,然而他却目睹了科研经费申请中的种种不公正现象。

一次申请经费时,他看到十几位院士围着一位处长赔笑请求批示,场景让他感到愤慨。

饶毅深知,要推动中国科研的进步,仅靠自己的愤怒是不够的,他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科研环境。

他不仅积极推进学院的科研体制改革,还引进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学者,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年轻科学家。

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脑科学研究中心逐渐建立起了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科研领域的重要力量。

落选院士

2011年,饶毅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在外界看来,饶毅的当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毕竟,他不仅在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且他回国后的贡献也有目共睹。

然而,评选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饶毅落选了。

饶毅对此事保持沉默,既没有公开表达不满,也没有去争辩什么,然而,很多人认为,饶毅的落选可能与他四年前公开批评科研体制有关。

2007年,饶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批评科研经费分配中的不正之风,直指学术界存在的潜规则。

有人猜测,这篇文章得罪了很多有权势的人,导致他在院士评选中受到排挤。

饶毅并没有因为落选而消沉,反而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他将永远退出院士评选。

这一决定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因为对于许多科研人员来说,成为院士是一生的追求,然而,饶毅却认为,院士头衔并不会改变他对科研的追求,也不会影响他的工作。

他始终相信,真正的科学家不应该为了名誉和头衔而工作,科研的本质是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坚守科研

在退出院士评选后,饶毅并没有因外界的质疑与落选而产生负面情绪,反而选择更加专注于他的科研事业。

他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激励团队以更高的标准追求科学真理。

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论文,涉及到了许多前沿课题,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中,他提出了创新性的治疗方案,成功阻止了淀粉样蛋白对神经元的伤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饶毅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2019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饶毅提出了“全员核酸筛查”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他始终坚持,科学家不仅要专注于实验室里的研究,还要关注社会问题,为国家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饶毅的故事不仅是一位科学家回国报效祖国的传奇,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学者坚守学术道德、追求公平正义的写照。

他的直言不讳让他得罪了不少人,但他从未因此而妥协。

即使在面对科研体制的弊端时,他依然选择了坚持真理,勇敢发声。

今天,饶毅依然活跃在科研的最前线。

他相信,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更多的科学家像他一样,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权威,始终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饶毅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坚守和努力也将激励更多的年轻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奋斗。

0 阅读:4

卡门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