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大家好,我是董萍实——80后、生活中马马虎虎;艺术学术上特较真、一心要通过“二次造山”、“重铸山水精神”,改变画坛丢魂失魄状态的董萍实。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平实写真之夕阳无限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向李白致敬之当太白精神遇上现代摄影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平实写真之变脸1
伴随着独特画风和“二次造山”理论的建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以下一些猜想:深入学术秘境、促使中国画真正步入创造的境界,毫无疑问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什么坚持不懈地做了一辈子?放下驾轻就熟、名利双收的北宗山水和现代写意,你图的是什么?你呕心沥血研创的“纹象山水”究竟是什么?你的“二次造山系统理论”,是信口开河还是谙合着审美创造深层规律的独特发现?你坚持以特定的形式语言能动地表现作品的内在精神,而不是浅表的“形式游戏”,为什么?
位卑未敢忘忧国—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位卑未敢忘忧国”与“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是关乎我“书生气十足的行为”何以坚持为之的两个基本观念——在几十年摸爬滚打、以及孤独求败的过程中,一直萦绕於怀——幸运的是,经过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而又脚踏实地的努力,我终于做成了以下三件事:1、破解了艺术本体奥秘。2、建构了二次造山系统理论。3、把一切努力落实到了作品的创作上,创造性地完成了“形式生命体”的革命性创构——这意味着,恰当的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语言与充盈的内容和精神,在我这里浑然一体,步入了“体道合德”境界。这三件事情,互渗互动,紧密关联着艺术本体语言的研究与创构,创作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建构密切结合,而且,生命境界的提升和不断充实的胸臆,始终发挥着潜在的作用。
我深知,这三件事情之中,任何一件都非常艰难,都非常有意义。同时我也知道,作为一个有了良知的现代文人,独善其身远远不够,还应该把自己的探索所得,奉献给大众和国家,促使艺术本真境界不断提升、帮助受众深入地理解艺术,使人们的生命变得更美丽更富有创造活力,从而大踏步地走向诗意栖居——因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人皆不可得而私之”。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夜郎故事之赶场圆舞曲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莲塘写意之稀声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夜郎故事之红红火火过大年
换个角度讲,“三美和鸣,英特越逸;弘道养正,开风立言”,是我一生不懈的向往与追求——实际上,我能够不断成长,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以及自然、生活蒙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因缘际会、莫名其妙地走上了一条快乐与痛苦同在、好奇与发现并行、承继与创造浑融为一的艺术学术探索之路,并在这条路上笃行致远,进入了艺术本体深处,获得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创作自由,同时,也使得一个画家通过特定的渠道报效国家,有了可能。
董萍实绘画作品-传统北宗代表作山水清音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向毕加索达利塞尚们致敬之云水之间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向毕加索达利塞尚们致敬之贵之舟艺栈传奇
纹象山水—精灵—英特越逸太白风
我这辈子最成功的,就是把梦想、爱好与工作,变成了一件事——於是就远离了空喊口号,走向了实实在在的审美创造。对此我想从“精灵”谈起——那是许多年前,在山东的一次展览中,围着我的一组作品,有人说画的是山,有的说是人,争论不休。这时一个清脆的女高音跳了出来:依我看,老师画的是“精灵”。
——我所创构的“纹象”,正是血肉魂灵精魄俱在、画家与自然和合为一的“生命复合体”,亦即“精灵”。那么,这精灵从哪里走来? 又有什么具体的特征呢?
董萍实绘画作品-铭志像
董萍实绘画作品-落满煤灰的雪人
董萍实绘画作品-返朴系列之雪莲
纹象山水来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处的源点“纹”—— “纹”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源点”,泛指天地之文、占卜之兆、八卦易象、太极玄图乃至民间吉祥图案,包括寓“生生不息、事事如意“之意而作为今年春晚主题的 ”巳巳如意” ,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而且,传统的书法与绘画皆生于“纹”。
“纹”在古代,与“文”同义,可以说“纹”即“文”,“纹化”即“文化”,弥漫于整个大千世界、无处不在。现在的人们,对离得较远又较为隐晦的“纹”有些淡漠了,但对民俗中的那些吉祥图案如“三羊开泰”、“莲年有鱼”、“龙凤呈祥”之类,却大都很熟悉,因为那些图案里含蕴着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所以颇受青睐。
而所谓的“纹象”,即以“纹”所造之“象”,乃是艺术形象家族之中的一个新生代新样态。
董萍实绘画作品-二次造山早期 返朴系列之幽谷清韵
董萍实绘画作品-手书白线山水传奇四条屏之喜相逢
董萍实绘画作品-山水传奇系列黄山四条屏之灵境
研究“纹象”,先要谈“象”。“象”是个多义的概念,在《周易》中,有“自然之象”和“卦象”两义。在艺术范畴,则有“客观物体的形貌”、“创造主体构思创意之中事物的映象”和“通过审美创造产生的艺术形象”等不同的概念。
“象”的“纹化”,当然首先是体现在外形式的建构上,我戏称之为“纹造型”,“纹造型”给“纹象”带来了非常新鲜的纯形式意味和特殊的美感。它与“面造型”乃至于“线造型”的区别,不仅仅是手段方式样态的改变,内涵、形式意味和风神韵致以及语言境界也都大不相同了。这是因为,“纹化”的过程,即注入观念、情感的过程,符号与图像一体化的过程,“纹化”的过程中,借助于富涵意义内蕴的符号,有效地注入了创造主体的生命诗情、观念、梦想、哲思以及在大千世界中采撷所得,为“纹象”注入了丰厚的文化。
此其时也,创造主体的人格与心灵、生机勃勃的客体以及艺术本体,就实现了极为关键的“三美”和鸣,谙合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大众的审美心理,进一步远离了对自然物表象的描摹,从而以山水为基础形态,化生出来了一个天然图像与人文符号化合为一、亦山亦物(有时)亦人的新生命——纹象山水。
于是,“纹象”这个天然图像与人文符号的共生体,就形成了特别有“文化”、足以托象明义的“象征意象”——它通连古今、通达人心与自然,帮助我们大踏步地走向未来,并拥有了独特的形式美感。同时,由于象征所固有的抽象品格,一些更趋向音乐之美的“纹象”,便顺理成章地步入了“无形大象”境界。
董萍实绘画作品-纠缠系列之原状
董萍实绘画作品-纠缠系列之今古传奇
董萍实绘画作品-大佛系列之悯(局部)
事实上,语汇建构乃是一个由低到高生命层次递升的过程,物质材料和传统中国画笔墨语言中的各种“皴”、“描”、“点”等“抽象词汇”,一旦转换成为“纹”, 顺利地进入作品的组织结构、能动地参与“纹象”乃至“大象”的创构、自然而然地生发出精神情境,那么,就语言的境界而言,就“一超直入”了“如来境”。
因此,步入“二次造山”中期以来,“纹象”便成了我百画不厌、常画常新的“主角”,并通过在中国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国家级场馆举办的学术展,以及在北京、南京、广东、山东、台北等地举办的众多展览与广大观众见了面。
实话实说,对于这样一个新鲜的艺术样态,普通受众虽然说不出什么专业的概念,却能够感受到它本真的美,以及通达人心人性的部分意蕴,这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味,给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并成功搭建了共享高层次审美创造的桥梁。
记不清是哪位哲人说过,“象征是艺术的开始”,而在我的创造里,象征所寓示的精神,则构成了“纹象”的灵魂。我努力地在“纹象”这个“精灵”的机体之中渗透情、理、欲、意、气、血、性,渗透着我生命的一切。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富有形式之美,而且有思想、有味道、有意境、余韵悠长,能够深刻地揭示出表现对象的根本特质,并赋予现实以一个独特而又洋溢着诗性的形式和意义,从而把写实的具象带进象征的诗的世界。
这其间有一个环节,在整个努力之中非常重要,那就是创构出生命诗情、观念哲理以及梦境的“对应体”,也就是我特别重视的“形式生命体”,从而使视觉形象与精神意蕴成为表里如一内外互动的有机生命整体。十分令人鼓舞的是,“纹象”作为能动的物化载体,出色地完成了这个革命任务,改变了绘画“丢魂失魄“的病态。
“艺术即人类感情符号的创造,所谓感情符号也就是象征符号”(苏珊·朗格)。诗性的、象征的艺术大多很注重开拓意义的深度,从而使作品饱含着丰富而又飘忽的哲理意蕴,这正是一幅画“有意思”,得以凭借有限透射无限、进而艺术地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所在。歌德曾说:“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远不肯让我们直接认识的,我们只能在反射、比喻、象征里面观照它”。我之所以钟情象征,更多的是在于“体道”和“畅神”,享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语)、“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诗句)进入至美世界之后的“极乐”。
董萍实绘画作品-二次造山早期门窗系列之皓月冷长白
董萍实绘画作品-纹象太白系列 太白传奇之邀月 1
董萍实绘画作品-太白诗意系列之山衔好月来
董萍实绘画作品-纹象太白系列 太白传奇之邀月 2
董萍实绘画作品-李白诗意系列之登太白峰
董萍实绘画作品-李白诗意系列之游仙
说到这儿,该接触一下 “英特越逸太白风”这个话题了——我是诗仙李白的“铁粉”,相关题材不仅百画不厌,还撰写了《绘画语言的诗性再造》、《太白精神的视觉诠释》、《创作谈——人山互化醉酒高歌兮 祈与太白共逍遥》等文章,明眼人不难发现,太白传奇之外的《山水传奇》、《纠缠》、《大佛》、《新物种》、《新北宗》等系列作品,也都洋溢着“英特越逸之气”。
看来,“英特越逸” 足够重要,也实在够酷,我认为,“英特越逸之气”就是“太白精神”,在此我们应该感谢唐明皇,是他用“英特越逸之气”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太白精神”,极为深刻,对我促动极大。“英”也者,“孟英”(孟子之英)、“英雄”、胸怀大任舍我其谁追求意义之气也;“逸”也者,“庄逸”(庄子之逸)、飘逸、放达潇洒逍遥不羁之气也;“特”而“越”之,卓然不群、特立独行、审美超越之气也——结缘于如此内“儒”外“道”、浩然、超迈而又浪漫之气,我辈岂能无动于衷?
董萍实绘画作品-纹象太白系列 太白传奇之和鸣
董萍实绘画作品-纹象太白系列 太白之醉
董萍实绘画作品-太白诗意四条屏之独抱绿绮琴
“如观众所见,我对‘太白精神’的视觉诠释及对视觉语言的诗性再造,相对集中于《太白诗意》、《太白传奇》两个系列,一写其诗意,一造其‘纹象’,两者题材内容不同,手法也多有区别,但奇绝浪漫、自然厚逸、超迈旷达的精神风貌大体上是一致的。事实上,“英特越逸”的“太白精神”和李白自由自在、蓬勃昂扬、超迈放达的生命,在我”二次造山”全部的创造与自身生命境界升华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与诗仙在精神与情感上的融通,对于一个现代文人来说,确实拥有脱胎换骨的再造之功。因此,早年我在山东卫视拍摄《太白风 丹青魂——中国山水画家董萍实》时,曾脱口吟咏出了以下心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后生小子董萍实,把酒高歌敬先贤。
奇绝浪漫新书写,引动诗仙开心颜。
散发揽月逍遥去,大鹏双双邈云汉。
形式生命体—生命语汇创构—步入自然而然境界
我的“二次造山”,是一个内外互动、理论与绘画实践紧密结合、时代语汇建构与山水精神重铸并重、艺术与生命同行的系统工程——实事求是地讲,这是需要一个极富智慧的庞大团队通力合作才可能完成的课题,萍实自不量力斗胆单枪匹马闯了进去,结果呢,远离了功名富贵,也累得够呛。
不过没关系,我喜欢和追求的,原本就不是那些东西,而且艺术和艺术探索在难为人的同时,也给了我成为“欢乐英雄”、体验成功的资本——“形式生命体”和“生命语汇”的建构、形式语言步入自然而然境界等一系列学术性极强的课题,我认为是艺术真正走进新时代的必要功课,在我二次造山的努力之中,它们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可能有的并不完备,但我相信,这些“处女地”的开发,拥有深远意义。
至于它们的内容、乃至它们的奥秘,敬请仔细阅读我的相关文论,这里不再赘述。
与孤独的大师们同道而行
《与孤独的大师们同道而行》(侯军)、专注于特立独行的探索创造,无疑是一件个体性非常强的事情,个人的情、理、欲、才、胆、识、力及其生命状态,都将在他的画和文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在形容一个人艺术生命的形式时,往往会称之为某某人的“艺术世界”。但是,无论他个性多强多鲜明,他的创造都不是他自己的事情,生活、社会、时势乃至太多太多的事物,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蒙养启迪、引发促动、影响制约,不一而足。
开启审美创造与艺术欣赏之门——董萍实在吉林师大美院讲座讲授中
董萍实早年在东北师大为美国芬克教授演示中国画
走近诗仙展在崔子范美术馆展出,董萍实与崔老在一起
举例说,正是在“纹象山水”和“新北宗”绘画的创作过程中,我对“自然流.新书写”语言和“北宗山水”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建构了“画出来的本体论——二次造山”系统理论,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等诸多刊物上发表了《山水精神论纲》、《再造水墨山水语境》、《语境的升华与生命语汇建构》《悉说本体》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同时出版了《董萍实新书写》和《北宗山水》两部学术专著,均系率性为之、钩深意远之作,算得上是用心良苦啦,遗憾的是,它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个体生命与艺术生命的同步升华,也有待于更广泛的认知——那其中涵咏着多么宝贵的精神、又包蕴着何等美丽的风景啊! 就此而言,我由衷地感谢范宽、郭熙、石涛、王阳明等先贤,感谢恩师孙天牧和周韶华、刘国松、石虎等先生,还有达芬奇、毕加索、塞尚、高更等一大批孤独殉道的艺术家,正是他们,在充沛的专业营养之外,还给了我“独孤求败”、实现“吾心光明”的勇气。
80年代董萍实与孙墨佛爷爷和孙天牧老师合影
恩师孙天牧先生在董萍实中国美术馆学术展览现场接受央视采访
恩师孙天牧手书赠言
陈少梅诞辰100周年庆祝活动中,董萍实与恩师孙天牧在一起
董萍实与周韶华先生在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董萍实与刘国松先生在南京水墨三年展
董萍实在深圳美术馆石虎新作展与石先生贾方舟先生合影留念
董萍实在何香凝美术馆学术展与王子武先生在一起
侯军先生的这本书,董萍实百读不厌、常看常新
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艺术女神,赐予我神思灵感和美丽的心灵,让我有了非同寻常的发现,进入了难以涉猎的秘境,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新书写 • 自然流”、“自然而然生命机制的构建”、“文心与诗情的视觉诠释”以及“手书白线”、“笔墨语言的形态情性意绪与作品的风神韵致”、“骨骼、骨力、骨气与健壮氲沛体格的内在支撑”、“蓬勃的视觉张力与苍劲朴茂伟岸的气质气象”、“文武兼容之道与方圆曲直酽淡中的牴牾变通”以及“变眼中所见为心中所想 •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等众多与本体创构紧密相连的课题——不必再罗列了,漫长、艰难的“二次造山”之中,我遇到的问题数不胜数,然每攻克一个高地,境界都有所提升,也都很得意,当然,也都要浮一大白。
有言亦睛
——或许,我之所以80岁了,还能有精气神畅想未来,好酒也是原因之一。
除了酒,我还喜欢朗诵,那此刻要朗诵些什么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鲁连特高妙……拂衣可同调”?“天梯石栈方钩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平实写真之变脸2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莲塘写意之色彩斑斓入画图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向毕加索达利塞尚们致敬之阳光印象
与天籁和鸣——董萍实在黄山人字瀑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快乐老家记游之大写意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向毕加索达利塞尚们致敬之想我了你就招招手
董萍实新视觉摄影-快乐老家记游之春天的芭蕾
我这辈子、我的探索与我的心境,都与山水有关,此刻,最贴切最具深意最想吟诵的,还是李太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文/董萍实)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增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