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组织把美国拉下水,是否为“中国崛起”,争取到十年时间?

洞悉大世界 2024-02-28 10:00:52
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霸权主义竞争对手的变化。

起初,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苏联,于是就趁着中苏交恶的间隙,拉拢中国,对抗苏联。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势已去,日本崛起成为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美国就用一招广场协议,升值日币,打压日本出口,逼退日本经济。

紧接着,中国改革开放势头正猛,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大有追赶日本之势。美国就在南海、台海等地制造争端,以遏制中国。

然而,恰逢此时,一起突发事件的到来,迫使美国不得不搁置对华打压,转移战略重心。那就是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在报复中东的这段时间里,美国明显收拢了对华遏制战略,直到奥巴马执政后期,才将“重返亚太”提上日程。

所以就有人说,美国在中东反恐的十年,即是中国崛起的“黄金十年”。

换而言之,“基地组织”拉美国下水,无意间为中国争取到了十年的发展机遇。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这种说法又是否在理?

苏联解体,中美撕破脸皮的开始;911恐袭,中美对峙中场休息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就得先理清楚中美外交发展史的来龙去脉。

现如今,美国对华实施的封锁打压,无疑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外部阻碍。

然而,事实上,中美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对抗色彩。早在紧张动荡的芯片战和贸易战之前。

中美就曾经历过一段蜜月期与缓和期。并且这两段时期持续的时间,刚好各是十年。

那是在美苏争霸最为激烈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美这两个曾经的对立面,出于抵抗苏联的共同立场,走到了一起。

彼此放下各自的意识形态分歧,开展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在这段时间里,美国放开了技术壁垒,一度将对华出口级别上升至V类。

这意味着,中国可以像当时的欧共体成员国那样,直接从美国采购高新技术产物。

于是,中国就借助这股东风,从西方阵营发达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的先进武器装备。极大加快了自身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直到1991年,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再一次被对立与分歧压了过去。

只因那一年,苏联垮台了。美国人的脸色说变就变,随着他们最大的对手从苏联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此前承诺的各项合作也就被迅速收回了。

1993年,克林顿上台,拉开了中美对抗的序幕。技术贸易方面,美国伙同盟友签署了一份《瓦森纳协定》。

将协定外的中国重新划为了“不友好国家”,限制技术出口。地缘政治方面,美国制造台海争端,继续给中国使绊子。

2001年,小布什上台。在对华政策上,与前任相比,小布什的恶劣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在竞选期间,他就公开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并指责克林顿的对华政策太过心慈手软。

为进一步围堵中国,小布什上台后立即向乌克兰、以色列以及欧盟施压,阻止对华军售。

并授意美军在中国附近海域搞军事侦察。频繁挑衅、试探中国底线。最终酿成了南海撞机事件。

彼时的中美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濒临破裂的边缘。就在这时,一场改变中美国运的恐怖袭击事件,竟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美国深陷战争泥潭,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飞机撞击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

造成经济损失2000亿,人员伤亡2996人。事发之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美国驻军立即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虽然阿富汗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坚称此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依旧认定本拉登是元凶,为本拉登提供庇护的阿富汗塔利班则是从犯。

美国人民的复仇情绪高涨,被政客牵着鼻子走。一段时间里,只要是跟捉拿本拉登有关的开战议案,不管靠谱与否,一律高票通过。

就这样,美国相继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发动了一系列战争,统称为“反恐战争”。

当美军还在中东地区忙前忙后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在谈笑风生中实现了经济飞跃,一口气办完了奥运会和世博会。所以有人说,这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那么,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发展速度到底有多快呢?举个例子,2010年,中国GDP突破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到2018年,中国全年的GDP总额已经达到了13万亿,而同一时期的美国GDP则为20万亿。算下来,彼时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追到了美国的六成以上。

在上世纪,也有一个国家试图追赶美国,那就是日本。

不过,当日本经济体量达到美国三成的时候,就被一招广场协议打回了原形,陷入了近20年的经济停顿。

起初,美国也想像锁住日本那样,狙击中国经济。他们有两次机会,但都错过了。

第一次是2001年,那一年,中美军事力量对比的天平更倾向于美国,彼时是美国向中国施加军事压力的大好时机。

然而,因为911事件的突发,美国的注意力再次被迫转移了。

当下一届总统奥巴马反应过来,并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时,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已经顺利下水服役。

并相继拥有了诸如歼20和东风41这些镇国大杀器。美国再也没有底气与中国发生正面对抗。

第二次是2011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国内产能过剩、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对外出口的脆弱阶段。

美国如果选在这个时候发动对华贸易战,那势必能重创中国,收获事半功倍的成效。

然而,幸运的是,中国再一次挺了过来,赶在奥巴马亚太战略部署完毕之前,完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几年下来,消费和内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不再由外向型经济占主导。

到特朗普上台时,中国的内需已相当强劲,经济围困的手段显然已不再奏效。

反观彼时的美国,刚刚击毙本拉登,又冒出了个巴格达迪。ISIS接替基地组织成为美国新的对手,恐怖袭击此起彼伏,根本忙不过来。

事实上,中国的发展势头已经摁不住了。更重要的是,中国主权完整,不同于日本。

这就意味着,美国无法像逼迫日本那样,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以打压中国出口。

只能选择以贸易战的形式,与中国硬碰硬。但这么做就像一场豪赌,最终伤害到的还是美国自己。

反恐战争让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债主

当然,中国崛起的原因说来复杂,但唯有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崛起,更多的是靠自己,而非外界的施舍。

这是由两国高层的决策差异所决定的。十年间,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美国选择了战争摧残。

正所谓求仁得仁,求死得死,播下不同的种子,自然会收获不同的果实。

例如,2001年10月,美国向阿富汗宣战,二十多年下来,耗费近2.3万亿美元,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还落得个狼狈撤军的结局。

而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开工,并于5年后全线通车。

再如2003年,阿富汗战事未平,美国掏出一支装有白色粉末的试管,又接着向伊拉克宣战。就这样,白白耗费了2万亿美元的经费。

而看看现如今的伊拉克,早已被隔壁的伊朗渗透得千疮百孔。

海外军事基地被炸,美国却无能为力。伊拉克战争功成与否,一目了然。

反观中国这边,在美伊开战的同一年,第一枚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发射升空,自此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再次出兵索马里。

同一年,我国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成功上天,预示着中国正式开启了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研发之路。

几年后,美国伙同北约盟友,干涉利比亚局势。中国则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国家共享发展成果。

同样一笔钱,美国用来四处征战,打着“反恐”的名号到处惹事生非,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国则将其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走和平道路,稳健发展。

结语:

简而言之,反恐战争使美国陷入了深深的困局,不得不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转移到中东地区,这一举动确实为中国发展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但中国的崛起,更多的是不同道路选择的结果。美国发动战争,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动荡和反美浪潮,给美国自身的声誉和影响力造成沉重打击,得不偿失。

中国则趁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各国的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得到政治机遇。

美国被严重拖后腿,走向衰落,中国则迎头赶上,通过多个领域的长期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崛起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资料:

1、韩志鹏.现代反恐战争对中美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贸 2015年05期2、郑国中.伊拉克战争:中国经济新变数[J]金融经济 2003年05期

0 阅读:0

洞悉大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