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最近汽车圈炒得最火热的话题就是全固态电池了。
什么“5分钟充满电跑2000公里”、“续航里程翻倍”、“安全性大幅提升”...这些听起来简直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啊!
可别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给忽悠了,老哥我今天就给大家泼盆冷水,聊聊全固态电池的真相。
1.
全固态电池真有那么神?
全固态电池确实是新能源汽车界的一个重大技术突破,但是要真正实现量产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很多厂商都在吹嘘自己的全固态电池技术多么先进,什么时候能量产,可实际情况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本田最近宣布要在2025年1月开始试生产全固态电池 ,这可把不少人给high坏了。
可别忘了,这只是“试生产”,距离真正应用到量产车型上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而且本田也没说具体性能参数,谁知道是不是“固态”而非“全固态”呢?
国内车企也不甘示弱。奇瑞说要在2027年批量上市鲲鹏固态电池,广汽集团号称2026年就能装车,上汽也放话2026年量产...一个个都在喊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真要到那时候,谁又能真正兑现承诺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adf3c044c0db5ab04d4f1e469eb240.jpg)
2.
全固态电池的“坑”可不少
全固态电池确实有它的优势,比如理论上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但是想要真正取代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还有不少“坑”要填:
制造成本高得吓人现在全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是传统锂电池的3-5倍!一辆30万的新能源车,换上全固态电池直接飙到百万级,你买得起吗?除非成本能大幅降低,否则只能是富豪们的玩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958498f6de5ca3f401b294dd77081f.jpg)
全固态电池号称5分钟充满跑1000公里,听着是挺爽。可问题是,现有的充电桩根本满足不了这么高的充电功率啊!要么改造整个电网,要么全面升级充电设施,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散热问题没解决高功率快充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全固态电池的散热难度比传统锂电池更大。目前还没听说哪家厂商找到了既经济又高效的散热方案。这要是散热做不好,电池寿命和安全性都会大打折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b4695fb64deb0637d519a557f26e58.jpg)
全固态电池和传统锂电池一样,都怕低温。在寒冷天气下,性能衰减可能会更加明显。这对于生活在北方的车主来说,可是个不小的困扰。
技术难题一大堆全固态电池还面临着电解质导电性不足、界面稳定性差、循环寿命短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全固态电池就永远只能是实验室里的“宝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40045bc3b6cb9c6e08a62674a23134.jpg)
3.
别被忽悠了,擦亮眼睛才是王道
各位车友,面对全固态电池这种新技术,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潜力。关键是要保持理性,擦亮眼睛。
现在市面上所谓的“固态电池”车型,多数其实是“半固态”或者“准固态” 。
厂商们为了蹭热度,玩起了文字游戏。
大家可要当心了,别花大价钱买了辆所谓的“固态电池”车,结果发现和普通锂电池车没多大区别。
再说回全固态电池,虽然前景光明,但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要时间。就像当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被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呢?到现在也就是个边缘玩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1f63de3e5b11b3bcbf748ce4febf09.jpg)
所以啊,咱们普通消费者还是要脚踏实地,选择现有成熟的新能源车型才是正道。等到全固态电池真正成熟了,自然会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和价格优势,到那时再换车也不迟。
给各位老铁提个醒:别被那些夸张的宣传忽悠了。什么“5分钟充满电跑2000公里”的,现在就是在吹牛。真要实现这种性能,起码还得等10年八年的。咱们还是脚踏实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才是王道。
你们觉得呢?全固态电池真的能在2025年实现量产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老纳法号绝尘
等不到全固态就不买电车,这样没毛病吧
半夜鸣蝉
抖音里固态电池第二代都量产装车了[笑着哭]
君临天下
刀片电池玩得咋样
一出生就以中大奖
全固态电池,除非比亚迪,宁德时代两个头部出来说以能装车,不然谁来说都是吹牛逼。现代科技以不是灵光一现的活,是用无数的钱堆出来的。看看各家企业的科技投入是多少就知道谁在吹牛是谁的真牛。
哦那不是真的
买不到就忽悠不到[笑着哭]
用户10xxx92
固态电池?那只是一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