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中日这两个东亚重要国家间的关系动向,一直备受全球瞩目。近期,一系列频繁且意义深远的高层互动,如同拨云见日般,让中日关系迎来了久违的回暖曙光,为两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时间回溯到1月13日,那是一个承载着重要使命的日子。由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牵头,一众成员组成的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跨越茫茫东海,抵达北京。他们的到来,绝非寻常的外交走动,而是肩负着推动中日关系迈向新台阶的重任。这趟行程精心筹备,为期三天,每一天的安排都紧凑且关键,每一次交流都可能成为改写两国关系走向的转折点。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资料图
次日,也就是1月14日,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九次会议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这个机制,宛如一座桥梁,曾在2018年10月短暂中断,如今,时隔约7年,它再度重启,重新连接起两国政党间的沟通脉络。政党交流,向来是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此次会议上,双方代表坦诚交流,深入探讨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可能性,为后续的高层互动与政策制定,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访华期间,日本代表团还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亲笔信。这封信,承载着石破茂对中日关系的殷切期望,尤其是他渴望尽快访华,与中方领导人面对面交流,共商两国发展大计的强烈意愿,都通过笔墨传递了过来。信件的转交,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书交接,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象征着日本高层对改善中日关系的积极姿态。
石破茂资料图
终于,在1月15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来临。中方国务院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以庄重且热情的姿态,会见了日本执政党代表团。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会面中,中方对石破茂的访华意愿给出了积极且明确的回应。一句“期待石破茂‘在方便的时候能够访问中国’”,并提前送上诚挚欢迎,让整个日本代表团为之振奋。这短短话语,背后蕴含着中方对推动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诚意与决心,也为石破茂的访华行程,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同样在1月15日,会谈中还传出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据日媒报道,王毅主任在与日本自民党干事森山裕、公明党干事西田实仁深入交谈时,透露了自己有意于3月访问日本的计划。这一消息虽由日媒率先披露,但足以见得日本方面对于推动双方高层互访的急切心情。事实上,早在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之前,日方就已多次释放出王毅主任可能访日的信号,可见邀请王毅主任访日,早已被列入他们此次访华的重要任务清单之中。日方深知,高层间的频繁互访,对于增进两国互信、解决现存问题、推动全方位合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公明党干事西田实仁资料图
在执政党代表团访华引发各界聚焦的同时,日本在经贸领域也展开了积极行动。1月15日至17日,日本农相江藤拓亲自率团访问中国。此次访问目标明确,聚焦于经贸合作的关键领域——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以及推动牛肉、大米等农产品的对华出口。江藤拓在访华期间毫不掩饰地表示,中国庞大的市场对日本而言,犹如一座蕴含无限商机的宝藏,极具吸引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为日本农业及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一举措,不仅是日本经济利益的诉求,更是中日关系回暖在经济层面的生动体现,表明两国在经济合作上有着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潜力。
军事交流,作为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日关系改善进程中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国防部于1月13日发布消息,经双方友好协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代表团将于1月中旬踏上日本的土地。在此次访问期间,代表团计划与日本防卫省、自卫队联合参谋部的领导会面,并深入参访有关军事单位。军事交流,向来是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关键途径。通过此次交流,双方军队能够增进了解、消除误解,为维护地区军事安全稳定贡献力量,也从侧面反映出中日关系在军事领域逐步破冰、走向良性互动的积极趋势。
然而,中日关系的回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诸多严峻考验。王毅主任在与日本执政党代表团的会谈中,着重强调了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改善的关键时期。今年,恰逢抗日冲突胜利第80周年,历史的记忆在这个特殊节点显得尤为深刻。日本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敏感因素,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王毅主任明确指出,日本不应再将中国视为“挑战”,而应秉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国际关系准则。只有方向明确、基础牢固、认知正确,中日双方才能通过坦诚对话与平等协商,有效处理现有和潜在的挑战与分歧。这一番话,无疑为中日关系的持续改善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日本需要承担的责任与应秉持的态度。
日本首相石破茂资料图
特朗普在以往的政治言论与行动中,展现出对盟友利益的忽视,其上台后的外交政策走向迷雾重重。日本,作为长期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多方面高度依赖美国的国家,不得不对特朗普上台后的形势感到担忧。美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对亚洲地区的战略布局,极有可能对中日关系的改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日本能否在特朗普执政期间,顶住来自美国的压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与中国关系的改善,成为了摆在两国面前的一道难题。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声音。日媒《每日新闻》曾发表对日本综合研究所会长寺岛实郎的采访,寺岛实郎大胆直言,日本应适时停止对美国的“朝贡外交”,重新审视并设计对美关系,最终目标是实现日本外交的“独立”。这一观点的出现并非偶然,随着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悄然崛起,以石破茂为代表的部分民族主义者,对长期受制于美国的现状早已心生不满。这种国内思潮的转变,或许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日本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调整,为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日关系近期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但日本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在安全领域对美国的依附由来已久,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回顾日本去年发布的新版防卫白皮书,其中仍将中国描述为“最大的战略挑战”,这一表述反映出日本在战略认知上的惯性思维。所以,尽管当下中日高层互动频繁,关系有所回暖,但对于日本在对华战略判断上是否会出现根本性的重大逆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与谨慎观察。
石破茂资料图
展望未来,中日关系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近期一系列高层互访、经贸交流以及军事互动,无疑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要实现中日关系的长治久安与持续健康发展,日本需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等关键议题上,展现出坚定且正确的态度与行动,同时巧妙应对外部势力的干扰。中日两国同属亚洲,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才是两国的最佳选择。未来,中日两国能否紧紧抓住当前的机遇,携手跨越重重挑战,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高层次,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将深刻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格局,这一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持续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