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浪潮中,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当地时间2025年2月10日至11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的盛会——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盛大召开。此次峰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与,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科技博弈战场,各国纷纷在此展示实力、谋划布局,试图在未来AI领域的规则制定和发展方向上抢占先机。
AI峰会(资料图)
峰会前夕,中国的DeepSeek - R1开源模型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全球科技圈。其强大的性能与低廉的成本,瞬间打破了美国在该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在一些特定任务的表现上,它甚至超越了OpenAI的GPT模型。这一突破意义非凡,此前训练大型AI模型所需的巨额资金和能源,让众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而DeepSeek的出现,让更多国家,尤其是资源相对匮乏的欧洲公司看到了参与AI竞争的曙光。Hugging Face的CE公开称赞,DeepSeek证明了无论国家大小强弱,都有机会投身AI竞赛,它成为了全球AI格局转变的关键催化剂,也让世界看到了与中国合作推动AI发展的广阔前景。
峰会期间,各国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的诸多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峰会由法国和印度联合主持,议题涵盖开源技术、清洁能源、缓解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劳动力中断等。峰会期望推动尽可能多的国家签署一份关于AI“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联合声明。然而,这份根据已卸任的拜登政府意见起草的声明草案,却因缺乏实质性内容,尤其是未涉及AI安全风险等关键问题,而饱受批评。前英国AI安全研究所成员赫比·布拉德利直言,草案空洞无物,只是陈词滥调。消息人士透露,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秉持与拜登政府不同的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加强美国在AI和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因此美国政府可能不会签署该联合声明。
AI峰会(资料图)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峰会上的表现,进一步凸显了美国与国际社会在AI发展理念上的分歧。万斯上台后,一味强调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试图将芯片、软件和AI规则制定权紧握手中。他不仅批评欧洲的AI监管政策过于严格,阻碍技术发展,还暗示与中国合作存在安全风险,妄图拉拢其他国家加入对抗中国的阵营。但他忽略了DeepSeek已打破美国技术垄断的现实,其傲慢强硬的发言未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反而引发普遍反感,使得会场气氛一度尴尬。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峰会上展现出开放、务实的合作姿态。中国企业的开源思维赢得高度赞誉,法国数字系统企业Scalian的数据科学家马克西姆·卡雷尔对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模型称赞有加,英国AI云服务企业销售副总裁丹·卡彭特也对DeepSeek给予好评。最终,中国和包括法国、印度在内的60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巴黎人工智能宣言》,承诺以开放、包容和道德的方式发展AI技术,加强国际合作,避免AI技术被少数国家垄断。这60个国家涵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代表了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和经济体量。
令人意外的是,英国在这一关键时刻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拒绝签署宣言。尽管英国给出“国家利益”的官方理由,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其向特朗普政府示好,避免成为美国贸易政策打击目标的举动。美英两国的孤立行径,与60国携手中国形成了强烈反差,凸显出美国在AI领域影响力的逐渐式微。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才是在未来AI竞争中获取更大利益的正确选择。
AI资料图
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已落下帷幕,但其带来的影响深远。中国凭借自身技术实力与合作精神,在全球AI领域崭露头角,赢得国际信任与支持。而美英的孤立,让世界看到了其固步自封的一面。未来,全球AI领域将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方向发展,中国有望在这一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与各国携手共创AI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