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古玩江湖多年,见过琉璃厂清晨扫街的掸子拂过青砖,听过潘家园深夜摊主的讨价还价。这个行当里,赝品如潮水般冲击着堤岸,利益的黑手在阴影里翻云覆雨。
听多了击鼓传花、有价无市之类的怨言,可自己心里清楚。在这一行,学到肚子里的知识,才会带来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56b8717f94044a396f10c7f17dbecd.jpg)
在古玩界,信息壁垒如同高墙,将许多人拒之门外。但真正的收藏家,他们不畏艰难,每天进步一点点,致力于民间精品的发现与保护。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手中的古玩终将焕发光彩。
记得前些年,银元市场低迷,玩家群体逐渐没有信心。但坚持下来的人,手中的银元在口罩那几年大放异彩,价格翻倍。
评级只是辅助,真正的眼力才是自己的财富,有多少人只靠一波风口,就赚到了十几套房?他们如果当初没坚持下来,把手里的银元甩卖,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f238c84e7279086ea45c8b53d3a5e9.jpg)
同样,瓷器、玉器等领域也蕴藏着无限可能。只要群众基础高,传世精品何愁无价?明清板块如今依然是市场大热门,笔者虽然经常披露拍卖行的各种糟粕,但真在拍卖行碰到精品,也会忍不住出手买下。
当然,高古瓷、高古玉等高雅艺术品因为“合法性”问题,收藏之路更为艰难。但请相信,好货不怕晚,真正的精品总会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关于古玩市场的开放与封禁之争,已经持续了多年。但请坚信,民心所向之处,终将迎来彻底的开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7c14e1784b28b55d57edf3b541c327.png)
赝品作坊的3D打印机能复刻器型,却拓印不出岁月沉淀的温润;拍卖槌下的资本游戏能制造泡沫,但永远买不走商周青铜鼎上绿松石镶嵌的庄重。
真伪之争到最后,只剩下“利益之争”。收藏能带来财富,但这个前提是不能只想着金钱上的财富,更要注重精神上的满足。
记得一位老友,十年前在晋中乡下,老农从谷仓深处捧出的万历五彩将军罐,罐身上牡丹纹样鲜艳如初,那份与时光温柔相待的从容,远胜过任何拍卖图录上的星级标注。
他用多年时间,做研究考证出处,不靠任何专家,最后出现在拍场上的原因,是自己那绝无回旋的实力。而这种凭着热爱去收藏的精神,恰恰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8bb3b7b315e704ff4348f33004a2d4.jpg)
民间虽然赝品遍地,但不乏一些精品夹杂其中,识货的人心中明悟,不识货的人只能抱着赝品,天天喊着“卖不掉”。所谓古玩买卖,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撬动,也是体验能力的一环。
古玩江湖从来不会真正沉寂,就像黄河九曲终入海,那些真正懂得器物之美的眼睛,终将在浩瀚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明坐标。
把手里的精品留好,不要轻言放弃,哪怕暂时只能自己欣赏。因为一旦有了“流通”的契机,必将为民藏带来庞大的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