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带街陈培基故居,曾是杨起元旧居

声夫评旅游 2024-11-11 18:16:55
金带街陈培基故居,曾是杨起元旧居

作者 昇夫 字数 1113

了解到今陈培基故居,曾是被誉为“盛世文宗”杨起元的旧居,近日特去一访。

陈培基故居正大门

陈培基故居位于金带街61号,以前多有走过。因房屋现仍有人居住,平常多是半开门状态——推上了趟栊门,外人不能随意进入,只好在门外看了看。

大门为凹进式,石门框,门头有石匾,上镶“陈培基故居”五个金字。木制大门,另设趟栊门。门楼外墙贴磁砖,想必是后修的。值得注意的是,门右侧墙角竖立有文保碑及一块功名石。文保碑介绍:“该建筑建于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为三进四合院布局,青(清)水砖墙,硬山顶,主体呈方形,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采用明、清两朝的建筑样式和材料”。功名石上刻:“光绪十九年癸巳,恩科广东乡试中第四十名举人陈培基立”。

在门外通过趟栊门向屋里面看,一进大门是一个过厅,过厅带拱形门,紧接一院井,院井后才是正屋。正屋详细情况未见,不得而知。

侧看门楼

陈培基为惠州河南岸人,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人,曾任惠阳县县长。

据了解,陈培基故居原为杨起元旧居,杨家因家道中落,其后裔将故居转卖给了陈培基。

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砖木结构,灰瓦屋顶的三进式庭院。依次为前厅、圆拱门,大院、二进,天井,两边为书房、后厅、储藏室。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通面宽13米,总通进深35米,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中遗存了明代用材,圆拱门的支撑用的是红砂岩鼓形柱础和圆形柱及六角形柱木,现院中尚存清中期所建的围墙,还保存了陈培基任官画像一幅。

陈培基故居保存完好,解放后曾被用作银行职工宿舍,最多时住了20多户,上世纪80年代才全部给回陈家,现仍有其后人居住。

陈培基故居于2004年被公布为惠州市级文保单位。

陈培基故居文保碑及功名石

据惠州博物馆“惠州名人堂”了解,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惠州城区人。隆庆元年(1567)会试第一,万历五年(1577)进士及第,惠州“湖上五先生”之一。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司经局洗马兼修撰、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迁北京佐司郎兼侍读学士,摄吏、礼两部尚书事。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惠州病逝(注:参考百度是1599,这里可能有误),终年53岁。谥文懿。郡人将他祀于五贤祠(今惠州宾馆内),并在府前(今中山北路)建牌坊褒扬他为“盛世文宗”,该牌坊早没了踪影。杨起元是晚明的理学大师,尊王阳明再传弟子罗汝芳为师,在明儒学案中划归泰州学派。他曾任广州禺山书院山长,创建惠州敦仁书院,讲学丰山永福寺,纂修《惠州府志》,著作《证学篇》《识仁篇》《诸经品节》及《杨文懿集》被《四库全书》存目。(《明史》《广东通志》《惠州府志》有传)。

作为惠州著名的明代“三尚书”“湖上五先生”之一,杨起元葬于今下角杨爷山,杨爷山就是因杨起元而改名。其墓在20世纪被毁,而祭祀“湖上五先生”的五贤祠在抗战时被毁,现遗址之上建起了惠州宾馆。

留言请文明诚恳,否则不予可见。

从门外往门内看

陈培基故居旁边的一历史建筑(图片实拍于2024.11.7)

0 阅读:3

声夫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