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临近,作为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传统节日,神木市紧扣“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通过创新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实现清明节期间森林“零火情”。

文明新风渐入人心,鲜花祭祀正成为主流选择。走进麟州鲜花店,不大的店铺内摆满了白菊、黄菊、百合等祭祀鲜花。“今年我们提前20天备货,总进货量达到5000支,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店主刘孝琴一边修剪花枝一边介绍,“很多顾客都是整束购买,除了传统的单支菊花,现在市民更愿意选择百合、康乃馨等鲜花组合,既环保又能表达哀思。”在花店,记者看到前来选购祭祀鲜花的市民络绎不绝。“烧纸钱既不安全又污染环境,现在我和亲友都选择鲜花祭扫,既庄重又环保。”市民高亚妮说。

据了解,清明前夕,该店前三天日均销售额突破1万元,三天累计收入超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这一数据背后,是市民祭祀观念转变的直接体现。“每日售出祭祀鲜花超20束,还有花篮、花圈等不同的种类,其中黄白菊花最受欢迎,单支售价5元,花束价格从39元到200元不等,可满足不同需求。”店主刘孝琴说。

在东山森林公园防火检查点,市委文明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正向祭扫市民宣讲并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并免费提供黄白菊花换取纸钱等传统焚烧祭品。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更从源头降低了森林火灾隐患。

“清明节是祭扫高峰期,也是防火关键期,从2019年起我们在两山森林公园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倡导市民以鲜花、植树等低碳方式寄托哀思。”神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张国泽介绍。

神木市林业局临时救护大队队员何凯鑫向记者展示着进山登记台账:“所有进山车辆需登记并接受火种检查,严禁携带明火入林,从3月29日起,仅在祖师庙卡口就登记检查了500余辆次,今年,市民文明祭扫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携带火种进山的人员少了很多,说明我们这几年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神木市还通过短信推送、电子屏宣传、社区讲座等形式,覆盖全市人民,强化“文明祭祀、安全用火”意识。

目前,神木市已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防火体系,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利用无人机巡护、红外监测等技术手段提升预警能力,全市火灾隐患监测能力不断提升,火情发生率持续下降。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鲜花兑换常态化机制,增设祭祀便民服务点,并探索‘云祭扫’等新型模式,让绿色清明理念深入人心。”张国泽说。
近年来,神木市持续推动祭祀方式改革,将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奋力书写生态保护与移风易俗协同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