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地,鱼米之乡,依靠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淞渔社区的祖辈们以湖为生,打渔农耕,世代在此生活,创造出独特的渔耕文化。依托渔耕文化馆的建设,苏州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运营机构涓滴社工在淞渔社区开展“‘渔’爱童心 ‘渔’邻为善”系列活动,听海观日,耕海牧渔,让我们一起倾听这历久弥新的渔耕之歌。
追寻历史足迹,学习渔耕知识。理论课堂上,社工结合鱼、舟船、农具、纺织等知识及背后蕴含的文化,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们介绍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渔耕器具的演变以及其间反映出来的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渔耕智慧。在理论课堂之外,多种多样的手工活动极大调动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大家在动手中了解科技、文化,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劳。在活跃的氛围和丰富的知识学习中,青少年们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了渔耕文化,也在亲子配合间培养了合作能力。
传承非遗文化,留住渔家乡愁。正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本土渔耕,对乡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在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渔耕文化节。面塑、鱼形拓印、节气贴画、渔网编织、文创设计等活动吸引社区青少年的目光,多样化、全方面的摊位让大家深刻感受渔耕文化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青少年儿童综合素养,让传统渔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斜塘街道社会工作室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渔耕系列课程及活动,改变过去简单说教的教学模式,使渔耕变得可看、可听、可观、可感,用渔耕文化重塑青少年的乡土情结。接下来,淞渔社区将持续用好渔耕文化馆阵地,开展多样化活动,让居民们更加珍惜并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行动中来,为文化传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