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使用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迅速删除。
说到纳粹德国,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希特勒这个名字,他的疯狂与冷酷已经被历史铭记。然而,在希特勒的核心圈子里,有一个“另类”角色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他是纳粹高层的二号人物,却胆小怕事;他掌握无数权力,却沉迷鸦片;他卷入了无数血腥罪行,但闲暇时却喜欢养蝴蝶。他就是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这个既荒唐又矛盾的人物,被后人戏称为“最怂的纳粹”。

戈林的存在,简直像是纳粹高层的一出黑色幽默。他一边大谈“帝国的伟大”,一边忙着在自己的豪宅里穿丝绸睡衣吸毒;他一边喊着“为元首效忠”,一边又偷偷为自己准备后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他的故事,既是人性复杂的缩影,也是历史荒诞的一面。

说实话,戈林的早年经历还是挺“燃”的。他出生在一个外交官家庭,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是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被授予“蓝马克斯勋章”(德国最高军事荣誉之一)。可以说,那时候的戈林还是个“硬汉”形象。
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让德国陷入混乱,戈林的生活也随之急转直下。他失去了昔日的荣光,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希特勒。戈林很快被希特勒的演讲迷住了,从此成为纳粹党的忠实支持者。1923年啤酒馆政变失败后,他甚至在枪战中负伤,并因此染上了鸦片成瘾的恶习。
有意思的是,这次受伤彻底改变了戈林的人生轨迹。他不仅从一个战争英雄变成了一个靠毒品续命的“病人”,还逐渐展现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懦弱、享乐、自私。从此,戈林的“怂”便成为他一生的标签。

别看戈林胆小,他却是个权谋高手。有人说,戈林之所以能在希特勒身边站稳脚跟,靠的不是能力,而是他“会来事儿”。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拍希特勒的马屁,甚至主动承担一些“脏活”。
例如,1933年,纳粹党逐步掌权,戈林被任命为普鲁士内政部长。当时德国议会大厦发生了大火,戈林立刻把这件事“嫁祸”给了共产党,并利用这次事件推动了“国会授予希特勒独裁权力”的法案。可以说,如果没有戈林在背后暗箱操作,希特勒的独裁道路不会走得这么顺利。
然而,戈林的胆小在政治斗争中也暴露无遗。他虽然对希特勒忠心耿耿,但却对其他纳粹高层心存戒备,生怕自己被排挤出局。为了巩固权力,他四处拉拢关系,甚至不惜出卖同僚。在1934年的“长刀之夜”中,他就默许希特勒清洗党内异己,自己却躲得远远的,不敢直接参与。

作为纳粹二号人物,戈林的生活方式可以用“浮夸”来形容。他拥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庄园,里面装满了从欧洲各地掠夺来的艺术品。据说,他的衣柜里有数百套定制的丝绸睡衣,每一件都价格不菲。
更让人无语的是,戈林竟然是个“蝴蝶爱好者”。他喜欢在庄园的花园里养蝴蝶,还会邀请朋友来参观。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战争罪犯,居然沉迷于蝴蝶的美丽,听起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除此之外,他的鸦片瘾也让他成为纳粹高层中的“另类”。因为长期吸毒,他的体重一度飙升到180公斤,行动十分笨拙。有一次,他甚至在会议上因为毒瘾发作而失态,搞得希特勒十分恼火。戈林的奢靡与堕落,完美诠释了“外强中干”这个词。

虽然戈林在纳粹政权中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政领导者。在希特勒的庇护下,他被任命为德国空军司令。然而,在二战中,戈林的空军屡战屡败,尤其是在不列颠空战中彻底折戟,让希特勒对他大失所望。
更讽刺的是,随着德国战局的恶化,戈林这个“胆小鬼”开始为自己寻找退路。1945年,眼看德国即将投降,他甚至试图与盟军私下谈判,结果被希特勒认定为叛徒。最终,戈林被捕并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绞刑。然而,就在行刑前,他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戈林的故事是一个极端的历史案例,但它也让人思考人性的复杂性。作为纳粹高层的一员,他参与了无数罪行,但他的胆小与荒唐又让他显得与那些冷酷无情的同僚截然不同。或许,这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一个人既可以是罪犯,也可以是懦夫;既可以是权谋家,也可以是荒唐的笑柄。
戈林的一生,既是纳粹政权的缩影,也是人性黑暗与荒诞的结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解历史中的人物,不能简单地用善恶来评判,而是要看到他们复杂而矛盾的一面。 历史是面镜子,透过这些荒诞的故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过去,也更清楚地看待现在。
参考文献
[Richard Overy,《The Dictators: Hitler's Germany and Stalin's Russia》,Penguin Books,2004年。]
[Ian Kershaw,《Hitler: A Biography》,W.W. Norton & Company,2008年。]
[Joachim Fest,《Inside Hitler's Bunker: The Last Days of the Third Reich》,Farrar, Straus and Giroux,2004年。]
[纽伦堡审判档案,1945-1946年。]
[William Shirer,《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Simon & Schuster,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