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在香港回归后的一段时期,特首是“一国两制”下的象征性人物,他们不仅承载着治理香港的重任,也在国际舞台上代表着香港的形象。
而曾荫权,这位香港回归后的第二任特首,却以“平民特首”的形象深入民心,他出身贫寒,从推销员起步,最终跻身政坛,成为香港的领导者。
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中他以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政策稳定了香港经济,被誉为“平民英雄”,这样一个“香港精神”的化身,却在卸任后以“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获刑20个月。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从巅峰跌入谷底,他经历了什么?
【早年生活】
曾荫权,1944年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的警察家庭,由于兄弟姐妹众多,他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劳累。
狭窄的宿舍里几乎没有独立的空间,每天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物质的匮乏,让他对“出人头地”有着近乎执念的渴望。
1957年,他幸运地考入了香港的华仁学院,这所学校被誉为是香港政商界的“摇篮”。
但是曾荫权的家庭条件根本无力负担这样的学费,他只能在晚上到夜校教课,周末做家教,靠自己的收入维持学业。
但他曾荫权从华仁学院顺利毕业后,他的求学之路却戛然而止,他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实在无法负担学费,他只能辍学养家。
后来他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药品推销员,作为一名基层推销员,曾荫权的任务是带着药品样品挨家挨户地推销给医生。
工作环境非常辛苦,有时会被医生冷眼相对,有时甚至在恶劣的天气里跑断腿也不一定能开出一张订单。
1967年,机会终于来了,他成功考取了港英政府的公务员职位,从此踏入仕途,这个机遇改变了他的一生,也为他打开了更大的舞台。
他从行政主任做起,工作范围包括财政、贸易等领域,由于能力出色,他逐步获得了上司的赏识,职位一路上升。
1970年代,他被选派前往美国进修,最终取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这个经历让他逐渐在港英政府内部崭露头角。
1995年,他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华人财政司,曾荫权成为殖民地时代政府中真正的核心华人官员之一。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整个东南亚,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在香港市场发起猛烈攻击,企图摧毁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并牟取暴利。
此时的曾荫权临危受命,他建议特区政府果断入市,用国家外汇储备为支撑,与资本炒家展开一场长达14天的“肉搏战”。
在恒指跌至低点、市场信心几乎崩溃的情况下,香港政府的果断行动力挽狂澜,不仅击退了炒家,还保住了港元的稳定。
那一刻,曾荫权被视为香港的“经济守护者”,这一战也奠定了他在香港政坛的地位。
2001年,曾荫权接替陈方安生出任政务司司长,再次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担任该职位的官员。
4年后,当时的特首董建华因健康原因辞职,曾荫权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二任香港特首,任职期间,他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对香港社会运作的深入了解,迅速赢得了市民的认可。
在2007年的特首选举中,他更是以超过60%的支持率成功连任,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他的生活方式开始悄然改变。
曾经那个从狭小宿舍走出来的草根少年,是否还能坚守最初的廉洁信念?在雷厉风行的特首形象背后,他的内心是否已经被权力侵蚀?
【背后的真相】
礼宾府是香港特首的官邸,这座历史悠久的豪华宅邸位于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装潢典雅,设施齐全,象征着地位与权力的巅峰。
在这里,曾荫权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日常起居有专人打点,公务安排有秘书团队贴身服务,就连家庭生活都被严格保护。
更重要的是,随着权力的增长,曾荫权开始频繁接触商界名流,以往的“草根官员”逐渐沉迷于与富商富豪的交往中,他开始享受这种被追捧的感觉。
权力赋予了他影响决策的能力,而商界富豪则需要通过他打开政策的大门,曾荫权和这些商人之间,慢慢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关系。
2012年2月,曾荫权与妻子出席了一场澳门新濠天地励盈会的春茗晚宴,这场饭局上,香港商界的多位知名富豪齐聚一堂,其中包括地产大亨刘銮雄等人。
这场晚宴本是富豪们之间的私人社交,但作为特首的曾荫权出席,调查显示,他多次搭乘这些富豪的私人游艇和飞机,甚至接受了一些所谓的“礼物”。
例如,曾荫权卸任后,他以远低于市价的租金租住了一套位于深圳的豪宅,这套豪宅面积达500平方米,装修豪华,是典型的富人居所。
而房东正是他在任期间往来密切的一位商界朋友,媒体迅速将这一事件曝光,并质疑这是否是对他过去“特殊照顾”的回馈。
与此同时,更多的细节被挖掘出来,在担任特首期间,曾荫权为某些富商发放了广播牌照,而这些决定往往缺乏透明度,在香港严格的廉政制度下,这些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更令人震惊的是,相关报道指出,他还曾多次搭乘商人提供的私人交通工具前往澳门、泰国等地,与一些背景复杂的人士接触。
曾荫权的行为逐渐引起了廉政公署的注意,2012年2月的这场饭局成为他遭到调查的开端。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特首的权力集中而巨大,但有效的监督却相对较少,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特首既需要对香港负责,也需要对中央负责,双重的角色让其地位独特,也让其权力在某些领域过于集中。
这种集中很容易形成权力寻租的空间,尤其在香港这样一个商界高度发达的城市里,政商之间的界限本就模糊,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利益交换的深渊。
【廉政风暴下的代价】
2015年10月,廉政公署正式起诉他,列出了多项指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
指控指出,曾荫权在担任特首期间,未申报与富商的利益关联,并私下接受过他们提供的各种利益。
比如,他在离任后低价租住深圳豪宅一事,被认为是对其“帮助”商界朋友的回报,此外,他还被控在特首任内利用职务之便,为一些富商提供便利服务。
香港长期以来以“廉洁”著称,特首作为最高级别的官员,其行为本身就是社会道德的标杆,因此,无论是小到信用卡报销,还是大到权力寻租,每一项都触碰了法律底线。
2017年,在高等法院的一审中,曾荫权因“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被判20个月监禁,尽管律师团队试图辩解这些行为并未对公众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但法庭并不买账。
法官认为,作为香港特首,曾荫权的行为破坏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极其深远”,判决书中特别提到,特首职位具有极高的道德要求,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在服刑期间,曾荫权几乎淡出了公众视野,2019年1月,他因表现良好提前出狱,但接踵而至的是更多争议。
终审法院推翻了他此前的定罪,理由是部分指控证据不足,这一判决虽然还给了曾荫权法律上的清白,但他的公众形象早已无法挽回。
【结语】
权力的本质是一把双刃剑,个人的道德修养固然重要,但仅凭良知无法对抗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要确保权力的正当行使,制度必须更严谨,监督必须更透明。
曾荫权的堕落是一个悲剧,唯有坚持法治、完善制度,才能守住廉洁与公正的社会风气,让权力真正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成为特权与腐败的温床。
【参考信源】
海外网 2018-08-31 《香港前特首曾荫权涉贪案:上诉庭拒批上诉许可》
书安
香港的司法外国人居多,真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