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主席选举,毛主席575票当选,却唯独没有拿到他这一票

阿一说 2022-11-25 22:22:12

1940年9月30日,这是一个对新中国来说意义重大的日子。

新中国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正在北京召开,而新中国主席选举正是这一天最为关键的会议内容。

整个会场内一共有576名投票代表,在大家的心中,在人民心中,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开创历史新篇章的毛泽东是众望所归的主席人选。

然而最后的投票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因为毛泽东只获得了575票,唯独差没有拿到他这一票!

那这个神秘的他到底是谁,他为什么没有投票呢?

侵华日军曾请他做北京市长

毛泽东唯一没有收到的这张投票来自张东荪。他曾前往日本留学,是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的知识分子。

尤其他在完成学业以后,加入了由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派,在梁启超等好友的影响下,张东荪对当时的封建制度以及国民的愚昧无知产生了极大的愤慨。

于是,张东荪创办杂志,想要将新思想植入到这个国家的年轻群体中,从而先唤醒年轻人,再由他们一起去唤醒民众。

随后抗日战争爆发,张东荪更是投身到抗日的工作中。

面对蒋介石贪恋国民政府权力,国土内各方军阀混战,以及日本入侵等混乱局势,中共中央在1935年8月1日发表的《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张东荪立刻发表了《评共产党宣言并论全国大合作》以此来响应《八一宣言》的号召。

张东荪的影响力让他的文章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一段时间后周总理也约见了张东荪会面,就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和张东荪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周总理言谈中的真诚以及中共中央表现出的抗日决心打动了张东荪的内心。当时作为无党派人士的张东荪表示自己可以用燕京大学教授的身份作为掩护,重新回到北平与中共展开真诚合作。

七七事变后,战争局势更加动荡,北平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胁。张东荪在联系中央将学生们送到解放区后,便自己返回了北平。留在北平的他不曾理会人们的不解,只是努力地宣传抗日,希望有更多的民间义士拿出钱财、药品来支援前方的抗日战士。

中国民主同盟也认可了张东荪为抗日工作作出的贡献,便邀请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中央常务委员。

1941年12月,日本宪兵进入北平并强行占领了燕京大学,张东荪也在此时被捕。

日本人想让张东荪为日本人做事,请许下教育部长、北京市长等职位,否则便会面临牢狱之灾。

面对日本人的糖衣和炮弹,张东荪没有屈服,先后尝试过四次自杀。最后日本人考虑到张东荪在各界的影响力,只将其进行软禁处理。

毛主席口中的北平解放第一功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紧随而来的是解放战争,平津战役前,身处燕京大学的张东荪再次体验了兵临城下,只不过这次换成了人民解放军。

其实中央也希望能够与国民政府方面进行和平谈判,让这座古城免受战火的摧残,但双方提出的条件一直相差甚远。

此时还是这位燕京大学教授站了出来,张东荪受中央所托拜访驻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官傅作义。

面对张东荪三顾茅庐式的拜访以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傅作义同意了中共提出的和平条件,最终让北平这座古都和平解放。

此后,在北平的和谈会议上,张东荪也作为见证者见证了《会谈纪要》的草签过程。

在颐和园开会的毛主席更是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张东荪是北平和平解放的第一功。

革命志士怪事不断让人惋惜

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央考虑到张东荪的学识资历,民盟中央常委的身份以及对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便邀请他参加新政协筹备会。

然而在会议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最受万众瞩目的新中国主席选举日,张东荪却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大事。

在各位代表完成选举投票之后,工作人员在统计选票票数时,发现投票箱子中只有575张票。而在场的代表一共有576名。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宣布结果。

最后还是毛主席云淡风轻地表示,该怎么宣布就怎么宣布,每个人都有不选择毛泽东的权利,所有人都需要尊重事实。

之后,这张消失的选票还是被众人查了出来。很多人都不理解张东荪的行为,但只有张东荪自己知道,不投票并不是反对的意思。只是他所幻想的国家政权形式并没有出现,所以他使用了自己的弃票权。

虽然毛主席并没有在意张东荪所想,并表示了尊重。

但张东荪此后却像入魔了一般,在1950年后,经常与当时的美国政府方面联系并进行活动。最后张东荪也是被人举报为有叛国行为的美国特务。

幸好毛主席表示,并不需要逮捕张东荪,只要按照人民内部的矛盾处理方式,将其养起来就好了。也正是毛主席这出人意料的宽容,让张东荪彻底醒悟告别政坛,安度自己的后半生。

可以看得出来,毛主席对张东荪的信任与宽容,充分体现出了他老人家的伟大胸襟和领袖才能。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除了个人人格魅力、思想品德以及时代环境之外,还和他宽广的胸怀、知人善用有很大的关系。

0 阅读:66
阿一说

阿一说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