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878年,斯大林生于格鲁吉亚戈里镇的鞋匠家庭,父亲嗜酒闹事。他早年就读教会学校

1878年,斯大林生于格鲁吉亚戈里镇的鞋匠家庭,父亲嗜酒闹事。他早年就读教会学校,后入第比利斯神学院,因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参与地下活动,1899年被开除。此后他投身劳工运动,在高加索油田鼓动罢工,1902年起多次因发传单等活动被捕流放,却屡屡从西伯利亚逃脱。1903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参与党会辩论,还曾组织银行抢劫获取活动经费。1912年入选中央委员会,编辑秘密出版的《真理报》,1917年革命后返回彼得格勒,逐步走上权力核心。

胡志明1890年生于越南金莲村,家境贫寒却有书香背景。1904年就读顺化文法学校,后短暂教书,1911年起在法国轮船当厨子,辗转波士顿、伦敦等地,做过卸货、刷锅、修照片等工作。1919年他向凡尔赛会议递交请愿书,争取越南权益无果;1920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并演讲农民革命,1924年在广州创办越南革命青年联盟,后曾在香港被捕,又参与共产国际大会。这些国际经历,让他对革命组织运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可能影响其领导风格中注重联系实际、灵活协调的特点。

1934年12月,基洛夫在列宁格勒遇刺,此后相关行动逐步展开。一些公开审判中,相关人员被审问,不少人最终遭处决。期间存在按配额抓捕、逼供等行为,军队也受到冲击,部分民族群体亦受波及。

1935年,胡志明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大会时,目睹会场的严密氛围。1938年,他的同志黄文欢被驱逐,这让他对维护组织统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体会。

后期,斯大林在外交上与他国签约,二战中指挥抵抗德国入侵,战后在一些地区通过操控选举建立政权,还曾开展针对特定群体的行动,1953年去世。这些行动在维护集权、巩固自身影响力等方面,与他早年通过强硬手段整合力量的做法一脉相承。

胡志明1941年回到越南,建立越盟,1945年宣布独立,之后领导抗法、抗美斗争,1969年去世,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他的后期努力中,坚持民族独立、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等,体现出对早年国际革命经验的借鉴,以及对维护内部团结、适应复杂环境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