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香港山顶,灯影摇曳,觥筹交错,49岁的唐纳德·特朗普把西装外套搭在椅背,怀里坐着一位旗袍裹身的年轻女孩。快门一闪,女孩明眸皓齿、笑得像要把夜色点燃,特朗普则仰头畅笑,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第二天,照片横扫港岛头条,人们只记得香艳,却没人嗅到这张照片背后真正的味道——血与钱。 那一年,特朗普在美国的债务表像雪崩:40多亿美元,九家银行同时追债,连私人飞机都被抵押。他手里只剩纽约曼哈顿77英亩的“河滨南”荒地,没现金、没信用,连建筑工人都开始绕着走。美国的冬天太冷,他把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对岸的香港——当时亚洲最烫手的钱袋子,地产市值一年能翻一倍,富豪们正愁没地方花美元。 出面攒局的是郑裕彤,周大福与新世界系掌门人,福布斯榜上常年盘踞前十。郑裕彤不缺钱,缺的是一张能直通纽约核心地段的门票。特朗普的牌子烂归烂,但“Trump”三个字母在美国东海岸仍是一面旗。双方需求像齿轮咔哒一声咬上,于是就有了山顶私人会所那顿饭。郑裕彤的干女儿明美莲被带去暖场,22岁,一口流利英语,读的是地产金融,举杯、递话、敬酒节奏拿捏得比谈判桌上的律师还准。酒过三巡,她落落大方地侧身坐到特朗普膝上,闪光灯亮成一片,所有矜持与尴尬都被胶片定格。 三天后,协议落笔:郑裕彤、罗康瑞联手出资9000万美元,拿下“河滨南”70%股权,并承诺替特朗普偿还部分到期债。9000万美元在1995年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今天的3.5亿美元,足够把特朗普从破产法庭的被告席上直接拉回董事会主席位。特朗普回到纽约,立刻用这笔钱赎回抵押的特朗普大厦经营权,反手又把剩余地块包装成豪宅项目,三年后楼花售罄,他净赚1.2亿美元,成功止血翻身。 故事如果只停在这里,就是一出标准的“落难公子遇贵人”。可惜商场没有童话。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香港方面发现预算像打了鸡血,一路飙升;特朗普坚持要用镀金门把手和意大利大理石大堂,每平方英尺成本比周边竞品贵35%。更致命的是,销售回款账户由美方掌控,港方查账时发现几千万美元去向成谜。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香港财团急需现金自救,要求提前分红,特朗普以“项目未回本”为由拒绝。双方从会议室吵到法庭,官司一路打到2003年,最终以庭外和解收场:港方退出,特朗普回购股份,代价是他再次抵押了五处高尔夫球场。 那张照片里的明美莲后来彻底消失于公众视野。据港媒老记者回忆,她婚后随夫移居加拿大,偶尔在温哥华华人慈善酒会露面,被问起当年,只淡淡回一句:“我只是帮干爹倒酒,别的不知道。”轻描淡写,把一段惊心动魄的资本交易关在笑容背后。 三十年后再看,特朗普入主白宫的竞选资金里,有相当部分正是90年代在香港解套后的第一桶金;郑裕彤家族通过这笔交易打通美国市场,随后在纽约、洛杉矶连续扫楼,高峰期持有超过20亿美元的西海岸商厦;而明美莲,成了所有文件里唯一没有签字却绕不开的名字。有人说是美人计,有人说是资本默契,更可能只是危机时刻人性与利益最本能的碰撞——钱在流血,人就想抓住任何看起来柔软的东西。 今天,特朗普再次当选,郑裕彤已逝,新世界股价却因美国加息而波动,罗康瑞忙着在上海卖豪宅。那张老照片偶尔还在社交网络被翻出来,配文多是猎奇。只有经历过90年代金融风暴的老香港会眯起眼,指着照片说:别只看大腿,看那只搭在女孩腰上的手——它当时正掐着40亿美元的咽喉。 对此怎么看?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 2025-07-31《特朗普再次当选后首次提及亚洲投资经历》 新华社 2025-07-28《香港老牌财团回顾90年代出海得失》 人民网 2025-07-30《老照片背后的跨境资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