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是个谜!1955年出生,身患多种疾病,如今却面色红润精神焕发,甚至被日本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坐在轮椅上已经六十五年了,但你要是现在见到她,绝对会吓一跳,这位1955年出生的山东女性面色红润,精神头比不少年轻人还足,完全不像被多种疾病纠缠了大半辈子的人。 张海迪的人生轨迹像个谜,五岁摔了一跤,脖子磕到石头上,诊断结果是脊柱肿瘤,必须高位截瘫才能保命。 手术做完,她胸口以下没了知觉,大小便失禁,终生需要人照料。 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个连学校都不收的小姑娘,后来不仅自学成才,拿下硕士学位,当上中国残联主席,还在六十九岁高龄成了康复大学的名誉校长? 高位截瘫在五岁那年就锁住了张海迪的身体,但没困住她的脑子,所有学校都对她关上了门,家就成了她的特殊学校。躺 在床上看书费劲,她就让妈妈在床头绑面镜子,书放枕边,靠镜面反射的字坚持自学,就这么着,小学到中学的全部课程,她硬是躺着啃完了。 十五岁跟着父母到山东农村时,她已经能教孩子们唱歌、辅导功课,甚至拿起针筒给乡亲们看病了。 村里缺医少药,她掏钱买医书和器械,先在自己身上试针,熟练后免费给人扎针灸,十几年下来治了一万多人,一个自己都动不了的人,天天琢磨怎么减轻别人的痛苦,这股劲儿一般人真学不来。 张海迪学外语的劲头更邪乎。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全靠在轮椅上抱着字典死磕。 译完《海边诊所》等几本英文小说后,干脆自己搞创作,《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接连出版。 尤其《生命的追问》火到半年加印三次,破天荒地给散文颁了“五个一工程”奖,但老天爷好像偏要考验她,1991年又砸来一记重拳:鼻咽癌。 高位截瘫加上癌症,普通人早垮了,她却边做放化疗边备考吉林大学哲学硕士,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顺利通过答辩。1993年拿到学位时,她成了中国第一个坐轮椅的哲学硕士。 张海迪的“超能力”在于,别人看来的绝路,她总能凿出条道来,没上过学却自学四门语言,身体残疾却拿枪练成气手枪运动员,比赛打出338环。 这种超越肉身的豁达,比任何励志演说都直击人心。 国际社会盯上张海迪不是偶然,1997年日本NHK电视台评她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但她的舞台显然更大。 2008年当选中国残联主席后,她带队征战里约残奥会,2023年又当上杭州亚残运会组委会主席。 2024年底,全球首家康复专业高校“康复大学”在青岛建成,张海迪戴上名誉校长的帽子。 这所纳入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新型大学,首次招生就开五个专业,招了三百名本科生。 她在聘任仪式上说得实在:“康复是人类健康的重中之重,建设康复大学是人权保障的重要体现”。 翻完张海迪六十九年的人生账单,你大概能明白为什么她瘫了半个多世纪还面色红润,精神气才是最好的“护肤品”。 当不了流星,就做盏长明灯,轮椅推到哪儿,光就照到哪儿。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2025-01-01,《中国残联原主席张海迪,有新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