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埃及这是要步阿根廷的后尘了,埃及买了美式武器,它永远都打不以色列。 先看阿根廷

埃及这是要步阿根廷的后尘了,埃及买了美式武器,它永远都打不以色列。 先看阿根廷的前车之鉴,1982 年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用法国造的 "飞鱼" 导弹击沉英国 "谢菲尔德" 号驱逐舰,一度扭转战局。 但法国后来切断武器供应,还把导弹技术参数透露给英国,导致阿根廷后续导弹成了摆设。这种 "武器锁喉" 的操作,让阿根廷吃尽苦头。如今埃及若采购美国武器,会不会重蹈覆辙? 从美国对埃及军售的历史看,这种风险确实存在。埃及空军装备的 218 架 F-16 战斗机,是中东地区仅次于以色列的第二大 F-16 机队。 但美国从一开始就留了一手:早期的 F-16A/B 只能发射近距格斗导弹,无法进行超视距空战;后续的 F-16C/D 虽能发射中距导弹,但拒绝提供最先进的 AIM-120 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更绝的是,埃及多次提出升级现有 F-16 的请求,都被美国以 "技术兼容性" 为由驳回。这种 "阉割式军售",让埃及的 F-16 始终落后以色列一代。 美国对埃及的限制,根子在以色列。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支持是无条件的,任何可能威胁以色列安全的军售都会被严格审查。 2018 年埃及试图从俄罗斯采购 24 架苏 - 35 战斗机,美国立即施压,威胁要切断每年 13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最终埃及被迫取消订单,苏 - 35 生产线只能转卖给伊朗。这种 "美国优先,以色列至上" 的逻辑,让埃及在采购先进武器时处处碰壁。 埃及也不是没反抗过,近年来,埃及开始多元化武器采购,试图打破对美国的依赖。2025 年,埃及与中国签署合同,采购 40 架歼 - 10CE 战斗机,配备射程 150 公里的 PL-15E 远程空空导弹。 这种导弹性能超过美国 AIM-120D,让埃及空军首次具备与以色列 F-16I 抗衡的能力。同时,埃及还从俄罗斯引进米格 - 29M 战斗机,从法国购买 "阵风"DM/EM 多用途战机,构建多源化装备体系。 但美国不会坐视埃及 "脱钩",2025 年 7 月,美国突然批准向埃及出售价值 46.7 亿美元的武器,包括 100 枚 AIM-120C-8 中程导弹和 600 枚 AIM-9X 格斗导弹。 这些武器原本是北约盟友的专属,如今却被美国当作 "诱饵",试图将埃及重新拉回美制武器体系。 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的声明耐人寻味:"此次军售不会破坏地区军事平衡。" 言外之意,美国允许埃及提升防御能力,但绝不容许其获得进攻性优势。 埃及的困境在于,其军事现代化始终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尽管埃及采购了中国红旗 - 9B 防空系统和俄罗斯卡 - 52 武装直升机,但核心装备如 F-16 战斗机的维护升级仍依赖美国。 2024 年 5 月,埃及与以色列在加沙边境发生交火,埃及士兵被以军打死。事后美国虽表态支持埃及,但同时向以色列增售 24000 支 M16 步枪,这种 "拉偏架" 的做法,让埃及认清了美国的真实立场。 回到最初的问题:埃及买了美式武器,真的永远打不过以色列?答案是否定的,但也不乐观。埃及通过多元化采购,已具备一定的反制能力,如歼 - 10CE+PL-15E 的组合可在超视距空战中压制以色列 F-16I。 但美国的限制如同 "紧箍咒",随时可能让埃及的美式装备失效。更关键的是,埃及与以色列签署的《埃以和约》已持续 44 年,双方都不愿打破脆弱的和平。埃及采购武器更多是战略威慑,而非实战准备。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的生存智慧。埃及既要借助美国的军事援助维持地区影响力,又要通过中俄平衡美国压力。 这种 "走钢丝" 的策略能否成功,取决于埃及能否在技术自主和外交博弈中找到平衡点。或许正如中东谚语所说:"在沙漠中行走,既要盯着远处的绿洲,也要避开脚下的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