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一定要现在建?这么说吧,再不建就晚了! 眼下,中国建这种超级工程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无论是挖隧道的盾构机,还是特高压输电,都不再需要看别人脸色。 我们有全世界经验最丰富的建设队伍,他们建过三峡,也建过白鹤滩,什么样的难题没见过,更重要的是,国家的资金也足够支撑起这样的大项目,技术、人才、钱都到位了,这时候不动手,还在等什么呢? 万一将来国际形势再变,外部的阻力和技术上的限制一多,想建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国际上因为犹豫和争论而错失良机的大工程,例子可不少,所以,这第一点紧迫感,就来自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其次,这事也关系到国内的经济大循环,现在很多水泥厂和钢铁厂的生产线都闲着,大量的产能没地方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水电站一开工,巨量的水泥和钢材订单就有了着落,能让这些工厂的机器重新转起来,这不只是盘活了几个厂子,它能带动从原材料开采到物流运输的整条产业链。 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会因此产生,周边的配套服务也能跟着兴旺起来,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趁着现在需要拉动内需,这个项目正好能派上大用场。 再把目光放到西藏,这个工程对当地来说,更是等不得,长期以来,西藏的发展很大程度靠的是中央财政支持,自己造血的能力比较弱。 水电站建成后,每年能给地方带来几百亿的税收,这可是实打实的收入,有了这笔稳定的钱,西藏就能自己搞建设、办教育、改善医疗,腰杆子能挺得更直。 更关键的是,有了充足又便宜的电,像数据中心、电解铝这类耗电大户就愿意来了,产业一进来,西藏的经济就能自己滚动发展,从根本上改变面貌,这个发展的机会,对西藏来说太宝贵了,必须抓住。 还有就是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这也是个不能再拖的事,中国每年都要从国外买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咱们就得跟着紧张,这种能源命脉抓在别人手里的感觉,可不好受。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每年能发三千亿度的电,这能替代掉海量的进口化石能源,我们自己能发的电多了,对外的依赖自然就少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就多了一重保障。 同时,这每年能减少将近九千万吨的煤炭消耗,对环境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这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是实实在在的贡献,也是对全世界的承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边境地区的安全和主动权,水电站所在的墨脱县,离印度就二十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敏感。 下游的印度一直对我们在雅鲁-藏布江上的动作很在意,总担心我们控制了水源,虽然水电站对下游整体水量影响有限,但它确实让我们拥有了调节水流的能力。 这个能力平时可以用来在下游干旱时多放水、发洪水时帮忙拦洪,是善意的工具,但在复杂的环境下,这种主动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战略分量。 所以这个涉及国家根本安全和战略主动权的问题,宜早不宜迟,再拖延下去,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时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