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帅是中国革命的最大原始股东,元帅编号是001。贺帅两度拉起二三万人的军队,都无私地交给了党。最无私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把部队无私地全交给了彭帅指挥,并主动安抚部下。 贺龙1896年出生在湖南桑植县一个普通农家,早年家境穷苦,只读几年私塾就干农活。社会乱,他从小看不惯不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在本地搞活动反地方势力。1916年,他集结二十多人袭击盐局,夺武器分给穷人,组建小队在湘西打游击,针对税吏和恶霸。1917年,他用缴获枪支建正规武装,在荆江两岸击败敌军,队伍慢慢壮大。1920年驻桃源时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变。1922年入川作战,1923年截获日本轮船宜阳丸,卸下军火。1924年回湖南攻占澧州,1925年任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支持五卅运动,但因冲突退贵州。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八军第六师师长,参加北伐,攻克松滋沙市宜昌。1927年升独立第十五师师长,参加第二次北伐,在河南打败奉军,成北伐战绩突出将领,后任第二十军军长。他会见周恩来,表示拥护共产党主张,率部赴九江支持南昌起义计划。 南昌起义时,贺龙任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领导八一起义。起义后部队南下,在广东失败,他转上海。1928年回湘西,与周逸群组中共湘西北特委,集结三千多人攻占桑植县城,作战失利后队伍散失。他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退湖北鹤峰,整顿剩九十多人七十多支枪。1929年袭占鹤峰县城,建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创湘鄂边苏区,挫败敌进攻,攻桑植,歼向子云旅,红四军扩至四千多人。1930年与红六军会合,编红二军团,任总指挥,攻潜江,创洪湖苏区。1931年红二军团改红三军,任军长,转荆当远,攻房县,创鄂西北苏区。1934年创黔东苏区,与红六军团会师,恢复红二军团,任军团长,发起湘西攻势,歼陈渠珍两旅,创湘鄂川黔苏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率部挫敌围剿,在板栗园歼敌八十五师大部,开始长征。1936年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编红二方面军,任总指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参加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贺龙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师长,参加抗日。1937年十月在雁门关等地打击日军。1938年指挥晋西北七城战役,收复七县城,挺进绥远开大青山根据地。1939年指挥齐会陈庄战斗,歼日伪一千二百多人。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参加百团大战,任晋西北军区司令员。1942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提出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派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实现部队自给。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中央委员。日本投降后率部挺进绥南,收复丰镇集宁,参加绥远战役。1946年指挥晋北战役,攻克八城,歼阎锡山部八千六百多人,参加大同集宁战役。1947年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边区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兼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指挥地方部队和民兵配合彭德怀西北野战军作战,保障后方安全。 贺龙在革命中两次拉起大军交给党。第一次是1927年南昌起义,他指挥两万国民党士兵,转向共产党领导,纳入革命队伍。起义后部队编入党领导下武装。第二次在1928至1930年代,从湘鄂西起步,集结数百人扩至两三万人,编红二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解放战争时最突出,1947年中央决定移交晋绥野战军指挥权给彭德怀,加强西北力量。他负责陕甘宁晋绥联防,部队数万,接到指示召集将领开会,解释决定重要性,安抚部下。移交后转向后方,提供粮弹支援。这举动体现无私奉献,推动胜利。他一生拉起部队都交给党,体现对革命忠诚。 解放战争胜利后,贺龙参与创西南军区,任司令员,指挥部队进大西南,解放重庆等地。1949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调中央,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推动群众体育。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参与国家建设。1955年授衔仪式,被授元帅军衔,列十大元帅。他进入国务院后负责体育,推动学校工厂开展锻炼,组织国际交流。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继续军政工作。1960年代仍活跃,出席会议活动。1969年6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他的贡献铭记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