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前以色列总理发声了 8月3日,前总理拉皮德在X平台上发文发出“停战信号”:当多数民众已不再支持战争,国家便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正当性。 昨晚,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大道再次被蓝白相间的以色列国旗覆盖,但这次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要求结束冲突。抗议者高举被扣押人质的照片,齐声呼喊:“把他们带回家。”拉皮德写道:“一场战争需要三样东西——民众支持、清晰目标、相互信任,而现在,我们全都失去了。” 我查阅了过去六个月的舆论调查:1月时仍有71%的以色列人支持继续作战,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8月的38%。这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沉重现实的写照:通胀加剧、港口瘫痪、前线伤亡惨重。上周五,哈马斯公布的一段被俘士兵视频更是刺痛了公众情绪,耐心几近耗尽。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施压也在加大。7月21日,二十多个国家的外长罕见联合发声,要求以色列“立刻停火并开放人道主义通道”。同一天,突尼斯爆发了万人大游行;而红海货轮纷纷绕道南非,使得本就紧张的市场供应更加吃紧,超市货架愈发空荡。 然而,总理内塔尼亚胡却在当天晚间的电视讲话中坚持认为,“军事行动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极右翼政客本-格维尔重返内阁,更令停火谈判重回僵局。 在我看来,当前线的硝烟与民众意愿背道而驰,这场战争已不再是国家安全的象征,而成了某些政治人物赖以延命的工具。如今,以色列真正缺乏的,或许不是战车与火力,而是愿意按下“暂停键”的政治决断。 你认为,以色列政府是否会在民意高涨的呼声下选择止战?还是会继续顶住国内外压力,执意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