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可能好多人还不知道,上野千鹤子反华也算是家学渊源,她爸爸在伪满洲国工作过,是医生

可能好多人还不知道,上野千鹤子反华也算是家学渊源,她爸爸在伪满洲国工作过,是医生,不过在伪满洲国,到底是医人还是杀人就说不好了...

上野千鹤子最阴险的,就是在英文版的《民族主义与性别》(Nationalism and Gender)第四章指责张纯如(Iris Chang)坚持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有30万,是为了把广岛核爆的20万死难者“从‘受害者金字塔’上推下去”。原话是;

This competition over suffering can be called a ‘pyramid of victimhood’, and Iris Chang’s intent here is to knock Hiroshima from the top of the apex.

好家伙死难者人数被你看成一种"competition (竞争)"????

为了防止有人说我断章取义,我把整段文字贴出来:

“我想补充一点,10万或20万伤亡数字的背后实际上存在政治动态。例如,作家张纯如(1997年)声称“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人遇难。张纯如坚持这个数字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这个数字超过了广岛20万的伤亡人数。因此,南京大屠杀在这里被呈现为一场超越广岛的悲剧。这种围绕受难的竞争可以被称为“受害者金字塔”而张纯如的意图则是将广岛从金字塔的顶端推下。

攻击非战斗人员即使在当时也是国际法下的战争罪。尽管反对者声称,原子弹无法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但我们是否真的可以说针对非战斗人员的攻击是不公正的呢?我们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是,现代战争是伴随着全面动员体制的全面战争。平民有责任协助国家执行战争这一最大规模的行动。因此,在全面战争时期,攻击非战斗人员是有理由的。”(大意)

这并不是上野千鹤子第一次为南京大屠杀涂脂抹粉。在另一篇她署名的论文中,她旗帜鲜明的指出:

公开的历史资料具备更大的价值,而拉贝日记这种记录了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材料,因为是私人日记,所以是不可靠的。

不是,那你干脆说南京在二战中岁月静好得了呗?绕这么大弯子也是难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