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一则声明让全球科技界哗然:由于中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其“擎天柱”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被迫暂停,正紧急向中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
这场看似戏剧性的企业求援,实则是中美关税博弈的缩影——当特朗普政府挥舞着145%的“对等关税”大棒时,中国用稀土这张“王牌”精准反制,让美国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境。
这场博弈的转折点始于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后,中方随即出台反制“组合拳”:对美全品类商品加征同等税率,并将稀土出口管制范围扩大至军工关键材料。
美国《华尔街日报》直言,中国此举“打中了七寸”——美国7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F-35战机隐身涂层、精确制导武器等军工命脉均受制于此。五角大楼内部评估显示,若中国完全断供,美军工产业链或将在3个月内瘫痪。
面对稀土断供危机,美国企业上演“荒诞自救”。
微软启动全球旧硬盘回收计划,试图提取微量稀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甚至拆解退役战机获取材料。但现实很骨感:每吨旧硬盘仅能提取0.5公斤稀土,而美国军工年需求高达1.2万吨。
更讽刺的是,美国唯一稀土矿商MP Materials开采的矿石,仍需运往中国加工,凸显其产业链的致命缺陷。
这场博弈暴露了美国关税战的深层矛盾。特朗普原想通过加税重振制造业,却推高了企业成本——纽约联储预测,美国通胀率将飙升至4%,而依赖中国零部件的汽车、半导体等行业成本激增30%。
加州等12个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控诉关税导致农产品滞销、工厂裁员,仅俄亥俄州钢铁厂就裁员30%。就连特朗普的铁杆票仓——肯塔基州波本酒商也因对华出口腰斩加入抗议行列。
中国的反制远不止稀土。
通过对大豆、汽车等产品精准加税,直接打击特朗普农业州票仓;半导体国产化率从2019年的15%跃升至42%,中芯国际7nm芯片量产让台积电股价单日暴跌5%。
更关键的是,中国凭借3100万辆新能源车市场和技术迭代,正重塑全球产业链规则。当美国还在为关税争吵时,比亚迪已攻入日本轻型车市场,C919客机拿下东南亚订单,展现“以攻代守”的战略智慧。
这场博弈的高潮出现在4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中方召集80国代表,控诉美国滥用关税破坏多边贸易体系,获得法、德等传统盟友支持。
IMF同步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直言“关税战没有赢家”。就连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也承认:“试图让中国屈服的策略,反而加速了美元霸权瓦解”。
当马斯克为稀土四处奔走时,中国正以“反制裁+技术突破+市场拓展”构建新护城河,从广交会5100家高新企业亮剑,到RCEP深化东盟产业链协同,中国用行动证明:真正的产业安全不是筑墙,而是练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能力。
正如《金融时报》所言:“21世纪的竞争,不是比谁更能挥拳,而是比谁更能联结世界”。你们觉得美国这次还有胜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