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真是亡我之心不死。 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政论节目中,公开表示,现在是中国实力强大的时候,日本应该暂时先不招惹中国,而是要卧薪尝胆,等到中国衰落的时候,再一决胜负。 垂秀夫的这一番话,算是把日本政客藏在骨子里的那点算计,全抖搂出来了。 他说现在中国实力强,日本得暂时忍着,还拿苏联解体后,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态度变化当例子。 这哪是外交家的表态,分明是赌徒在牌桌上盯着对手底牌的眼神。表面客客气气,心里早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当年垂秀夫当驻华大使时,那叫一个体面。又是大谈青少年交流,又是用“平稳行驶的电车”比喻中日关系,张嘴闭嘴“和而不同”“坦诚沟通”。 可现在卸任了,他突然撕破脸,说日本要学勾践“卧薪尝胆”,等中国“虚弱”时再动手。 这种变脸比川剧绝活还利索,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之前那些温和表态,是不是专门演给中国人看的“礼貌面具”。 他举的苏联例子更是耐人寻味。苏联强盛时,日本连北方四岛的名字都不敢提;苏联一解体,日本立马跳出来强硬主张主权。 这种“柿子专挑软的捏”的做派,把日本外交的现实主义底色,暴露得干干净净。 说白了,日本骨子里根本不相信什么“和平共处”,只认“实力决定一切”的丛林法则。 垂秀夫的逻辑再清楚不过:今天中国强,日本就装孙子;哪天中国弱了,日本绝对第一个扑上来咬一口。 这种“伺机而动”的心态,其实是日本近代以来一贯的生存策略。 甲午战争前,日本派大批间谍到中国测绘地图、刺探军情,表面上对清朝毕恭毕敬,实则暗中磨刀霍霍。 二战失败后,日本在美国羽翼下韬光养晦,一边搞经济一边攒实力,等攒够了又开始在钓鱼岛、台海问题上挑事。 垂秀夫不过是把这套老把戏,用现代外交辞令,重新包装了一遍。 更值得警惕的是,垂秀夫的言论不是他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日本整体战略转向的一个缩影。 看看日本政府最近的动作:新版《防卫白皮书》把中国列为“最大战略挑战”,军费开支涨到GDP的2%,跟着美国在台海、南海煽风点火,甚至想把自卫队变成“反击能力”部队。 这些动作背后,是日本试图在中美博弈中重新定位自己。既想从中国市场赚钱,又想在安全上抱紧美国大腿,还惦记着哪天能重回“东亚霸主”的位子。 但日本打错了算盘。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更不是任人宰割的晚清。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产业链韧性全球罕见,国防力量足以捍卫国家主权。 日本想等着中国“衰落”再动手,无异于痴人说梦。 看看华为突破芯片封锁、大疆硬刚美国制裁、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巡航西太,哪一件不是在告诉世界:中国的发展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定力。 日本政客应该醒醒了。现在的国际秩序早就不是19世纪的弱肉强食,靠“卧薪尝胆”搞偷袭那一套行不通了。 中国始终主张中日“和则两利”,但也绝不怕任何威胁。如果日本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学当年军国主义那套“以邻为壑”,最终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妄图骑在中国脖子上作威作福的国家,最后都成了史书里的反面教材。 参考资料:东京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