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明白,主持人会喷董明珠的。即使她有错,也只会是措施上有错,但她的人格,魅力,宗旨是没有错的。 董明珠那句“我没什么朋友吧”的短暂犹豫,像一枚针扎在无数人心里——这个把格力从年产值不到2000万带到2000亿的铁娘子,竟也会露出这样的落寞。 聚光灯下的董明珠永远脊背挺直。8月8日中国品牌节上,她宣布格力空调十年免费保修政策时,台下掌声雷动。这是中国家电业从未有过的承诺,四年过去,依然没有第二家企业敢跟上。可就在四个月前,同样是她,因一句“绝不用海归派,海归里有间谍”被推上风口浪尖。官媒痛批“背离常识”,胡锡进直指她违反《劳动法》,600万海归一夜之间仿佛成了“嫌疑群体”。 人们爱她的“刚”,也恨她的“直”。当同行靠房地产和金融赚快钱时,她埋头做“不赚钱”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工厂。“今天不赚钱,是为让中国制造赢得世界尊重”,品牌节上这句话被掌声三次打断。可这份执拗也酿成苦果:海归言论发酵后,格力市值单日蒸发超百亿。她像一把双刃剑,伤敌亦自伤。 深扒这场风波的背后,是两股时代洪流的对撞。一边是董明珠扎根骨髓的“战时思维”:格力研发团队1.5万人全来自国内高校,技术曾被偷、人才被挖,她当众怒斥“偷人的该打”;另一边是全球化人才观,当国家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海归回国时,她的“间谍论”成了逆流而上的礁石。 有员工偷偷说,董总检查食堂发现菜价涨了5毛,当场把负责人撤职;西藏边防战士收到格力光伏空调时,她亲自盯着运输路线不敢合眼。极端务实与极致理想主义,竟能在这位71岁的女企业家身上血性共生。 争议从未动摇她的内核。从磁悬浮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到人民大会堂用格力空调省下37%电费,她带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执念横冲直撞。就连骂她的人也得承认:中国制造业的尊严,是她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格力累计纳税1086亿,连续11年家电行业第一。 当流量明星企业家们忙着直播带货时,这位“网红”董事长在车间拆解电机。有人嫌她“太正”,正到给员工分房却不许亲戚进格力;有人怨她“太硬”,硬到明知芯片研发要亏钱仍砸500亿。可偏偏是这样的董明珠,让世界空调五分之一贴上中国标签。 或许历史会如此记载:中国制造爬坡过坎的年代,需要这么一个“不讨喜”的狠角色——她像格力的十年保修承诺一样,用近乎偏执的坚持,逼着整个行业往上走。至于朋友少?她早把答案刻进格力研究院的铜匾上:“企业的脊梁,本就要耐得住孤独。” (了解更多董明珠最新观点,可查阅《成都商报》8月6日《引用所谓董明珠言论被起诉,轻信AI核实信源要不得》;品牌节讲话详见新浪财经8月8日《董明珠:成为真正帮助别人的企业,强者能成为别人的依靠》;海归风波追踪参见《新京报》4月25日评论《背离常识!官媒“点名”格力董明珠》) 你觉得,像董明珠这样“宁要规矩不要人情”的管理者,真的会没朋友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