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不该来的还是来了!美国贸易委员会宣布了! 8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

不该来的还是来了!美国贸易委员会宣布了! 8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一锤定音,对中国出口的钨珠作出“双反”终裁,白纸黑字咬定这玩意“实质性阻碍了美国本土产业的建立”。 美国人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去年8月启动调查,今年7月商务部终裁,8月ITC补刀,整套流程行云流水,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反倾销税201.32%,反补贴税最高292.84%,这是直接封杀。 01 一场早有预谋的“绞杀” 去年今日,美国商务部应国内企业Tungsten Parts Wyoming的申诉,对中国钨珠挥起调查大刀。代理律所Buchanan Ingersoll & Rooney的律师Daniel Pickard在胜诉后毫不遮掩:“此案开创了用‘实质阻碍’理论打击中国关键矿物的先例!” 所谓“实质阻碍”,意思是美国产业连萌芽的机会都被中国产品扼杀。可吊诡的是,美国本土钨珠产业几乎空白,所谓“被扼杀”的竟是一个尚未成型的产业。 更狠的是惩罚力度。洛阳、株洲7家企业因“未应诉”被课以292.84%的惩罚性税率;株洲科杰新材料虽配合调查,仍被裁定55.64%的补贴税。美方逻辑赤裸裸:不听话往死里罚,听话也得扒层皮。 02 小金属背后的大博弈 钨珠看似不起眼,却是军工、狩猎和精密制造的命门。它密度高、耐高温,子弹穿甲、航天部件都离不开。中国掌控全球80%以上钨资源,美国90%的钨进口依赖中国。 一边喊着“摆脱对华依赖”,一边又无力重建产业链,关税大棒成了捷径。华盛顿智库“安全矿物联盟”早就放风:“没有关税墙,美国永远造不出自己的钨!” 可十年数据戳破谎言。美国对中国发起超200起双反调查,从钢铁、铝材到光伏,关税越高,下游厂商叫苦越凶。去年光伏组件因“双反”涨价40%,安装商集体抗议,商务部却充耳不闻。 03 中国企业的“暗渡陈仓” 当美国大门被焊死,外贸圈悄然刮起转口风。马来西亚巴生港成了热门中转站:中国货轮卸货→保税区换柜→申请马来西亚原产地证(CO)→改头换面出口美国。 “201%的税谁扛得住?走马来西亚成本只增15%!”一位株洲贸易商透露,转口订单已占公司对美出口七成。 美国海关心知肚明。今年初查获一批“马来西亚产”钨珠,开箱却是洛阳包装。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路线改由马来公司全流程签单,货权、票据、物流彻底“洗白”。 04 撕碎的贸易规则与硬扛的企业 这场绞杀背后,单边主义獠牙尽显。美国ITC终裁投票中,4名委员全票通过,共和民主两党罕见一致。 “所谓公平贸易,就是赢不了就改规则。”一位洛阳企业高管苦笑。其公司已被迫裁员30%,生产线转向半导体钨零件,“可转型的钱哪够填税单的窟窿?” 而美国Tungsten Parts Wyoming正加紧扩产。在ITC裁决当天,其官网挂出招聘广告:“急招钨冶金工程师,共建美国供应链!” 05 结语 当贸易沦为政治棋子,“公平”早已标好价码。201%的重税封杀了商品,却封不死市场的手脚——马来西亚的货轮依旧穿梭太平洋,车间机器轰响转为更低沉的呜咽。 读者朋友们,这场没有硝烟的金属战争里,有人看到霸权,有人看到韧性。您的观点又是什么?欢迎评论区交锋! 官媒信源: 1.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25-08-07)《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钨珠双反产业损害终裁》 2. 贸法通(2025-08-08)《经贸预警》 3.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25-07-09)《美国作出钨珠双反终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