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释永信该干的事,被胖东来干了 一个本该做功德的和尚,却天天想着怎么搞钱搞女人。一

释永信该干的事,被胖东来干了

一个本该做功德的和尚,却天天想着怎么搞钱搞女人。

一个完全可以搞钱搞女人的俗人,却忙着积德行善做功德。

两个人折射出两种镜像,让我们瞬间理解什么是菩提本无树,什么又是明镜亦非台。

胖东来又上热搜了,这一次是因为广发英雄贴。200个留给边防退伍军人,20个留给刑满释放人员。

昨天媒体报道称新乡胖东来“三胖”开始进入招工阶段,预计招工名额在1000个左右,其中20%留给退伍军人,2%留给刑满释放人员。

招退伍军人我理解,毕竟军事素质好,政治素质强。但公开招募有犯罪前科的刑释人员,于东来是不是疯了?所以这个消息很快就引爆舆论,也赢得了不同阶级的掌声。

这已经不是于东来第一次“作妖”。去年河南暴雨,他让员工带薪回家抗洪;大前年疫情,他把超市变“免费食堂”,馒头、矿泉水随便拿。这回,他把“污点”变“亮点”:给退役军人优待,给刑释人员加冕。

于东来是在乱来吗?不。他认为退伍军人自带纪律、体能、抗压buff,放到生鲜、安保、物流,一把好手;刑释人员缺的是机会,不是能力,理货、保洁、夜配,肯出力就能翻盘。一句话:人才不分前科,只分肯不肯干。

先说退伍军人这个点。这些年就业大环境不好,退伍军人同样也面临就业困境。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人给舞台。而胖东来直接发出英雄贴:新疆、西藏高原的退伍边防军人来我这里报到,我要200个!

实话实说,退伍军人尤其是边防退伍军人,在那么艰苦的地方保家卫国,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国防事业。退伍后可能一时跟社会接不上轨,这时候特别需要企业的接纳,而胖东来敞开怀抱,做出了示范。

再说刑满释放人员这个点。预留2%的岗位,差不多就是20人左右。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是曾经犯过罪做过牢有过前科的人啊,哪个单位不是避之不及?但于东来偏偏不信邪,你敢来,我就敢要。

胖东来的招聘表上,“犯罪记录”一栏后面写着:“请简述案件经过、服刑表现、出狱后规划。”不是审问,是面试。胖东来此举,无疑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是实实在在的善举和再造。

一位因盗窃入狱四年的大哥,面试时说了一句话:“我偷过东西,但没偷过人,现在我想把丢掉的尊严挣回来。”于东来听完,当场拍板:“明天来试岗,工资按正式员工发。”

有人说于东来疯了。在这就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普通人工作都不好安排,何况刑释人员?到于东来却不以为然:前科不是原罪,只是一段不太光彩的履历罢了。

有人担心刑释人员会带来安全隐患,但于东来既然敢招,肯定就有配套的管理机制。内部“老带新”,退伍军人一对一帮扶刑释人员;每年两次心理评估,发现苗头直接转岗,不抛弃、不甩锅。

而且在试用期间,工资全额发放不打折。胖东来把“体面”写进KPI:员工犯错,先问原因,再问改进,最后才谈处罚。有网友感慨:别的公司是把人当耗材,而胖东来是把人当人。

消息一出,刑释人员家属热泪盈眶:“我老公在里面学了烘焙,出来后没人要,现在终于有地方收他。”而当地司法局则联系胖东来:“能不能再多给10个名额?我们这还有一批想重新做人的人。”

胖东来一直以“有温度、担责任、敢担当“著称。这次公开定向招募200个退伍军人,20个有前科的服刑人员,一个是让保家卫国的连防战士有舞台,一个是让曾经犯过错的人有机会。

这背后是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对两类边缘群体的主动托举,也是对“劳动创造尊严”的实践注解。若能成功落地,将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新标杆,推动社会包容从口号走向制度。

当别很多企业还在算“用人成本”,胖东来已经在算“社会成本”。刑满释放人员不是社会的负担,是社会的缺口。堵上这个缺口,超市卖的就不仅是菜,而是尊严。

也希望其他企业能以此为榜样,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勇于打破世俗偏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包容。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胖东来看起来是在经营企业,实际上更像是在经营社会的善意。

而创始人于东来更像一个企业家,而不是资本家。

大相无相。他比释永信,更像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