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三年,你就会发现中西方战术思维真的差距太大了,西方人都是直线型思维,榆木

魏伟杂谈 2025-08-12 16:45:35

俄乌打了三年,你就会发现中西方战术思维真的差距太大了,西方人都是直线型思维,榆木脑袋,硬打猛冲,齐头并进,很少搞“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正面进攻,左右包抄”等迂回战术。 防守死板,阵地丢了,马上添油战术夺回来,夺不回来,就反复争夺,都不知道图啥? 你就不能灵活一点吗?节节抵抗,大量埋设地雷,利用无人机+狙击手,大量杀伤对手,让对手无力进攻,而不是死扛。 乌克兰后面总算开窍了,在库尔斯克搞了一把突击,但规划的很差 乌军8月6日突入库尔斯克,两周占1200平方公里,却抽调了东部精锐,导致顿巴斯防线被俄军9月一口气拿下6个定居点,战线反而后缩。 俄军也不是傻冲,今年在阿夫迪夫卡用“火龙”温压弹开路,炸开缺口再小群渗透,伤亡比2023年降了约三成。 美军顾问给的“北约标准”在乌克兰水土不服,乌军一个旅满编要4000人,实际长期只有两千出头,坦克缺油、炮兵缺弹,硬学人家平推,结果把赫尔松反攻打成拉锯。 地雷确实管用:乌军在2023年夏季布了200万颗雷,俄装甲部队一天最多只能挪两公里,比蜗牛还慢。 无人机更狠,乌军今年每月打掉俄军三四百台火炮,俄军也回敬了同量,两边炮都越打越少,库尔斯克突击时乌军连自行火炮都凑不齐两个营。 库尔斯克突袭初期看着热闹,可乌军补给线拉得比面条还长,俄军炸了3座桥后,乌先头营只能靠皮卡送饭,三天后口粮只剩一天量。 现在乌军学精了,在苏梅修工事、埋地雷,把库尔斯克当磁铁吸俄军预备队,自己主力回顿巴斯死守,算盘打得啪啪响,能不能成还得看冬天冻不冻得住人。 仗打到这份上,谁死脑筋谁吃亏,两边都在补课:乌军补俄式狡猾,俄军补北约火力密度,最后拼的还是谁能先学会对方的招再快一步。

0 阅读:76
魏伟杂谈

魏伟杂谈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