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山西农民张随亮在自家院里挖窑洞时,一镢头下去竟凿开了一条神秘地道。按捺不住好奇心的他壮着胆子往里钻,谁知这一去险些就再也出不来了...... 【消息源自:《黄土下的千年迷宫:山西农民意外揭开军事古堡之谜》1995年3月《人民日报》;《尉迟恭与星象地道的未解之谜》2005年郑广根田野调查笔记】 张隋亮抹了把汗,六月的太阳把地窖口烤得发烫。他抡起锄头往深处刨了两下,突然听见"轰隆"一声闷响——脚下的土层像被抽了脊梁骨似的塌下去半米多。"见鬼!"他慌忙抓住地窖木梯,尘土呛得直咳嗽。等烟尘散开,锄头砸出的窟窿里竟透出阴冷的风。 "老张!你家地窖挖通防空洞啦?"路过的邻居王老汉扒着墙头打趣。张隋亮没搭腔,蹲下身往黑窟窿里扔了块土疙瘩,数到七才听见落地声。他当晚就揣着煤油灯回来了,灯焰被地道里的风吹得直晃。"这哪是防空洞..."摸着两侧整齐的夯土墙,他指甲缝里刮下些暗红色粉末,后来省里专家说那是古人掺在夯土里的铁砂。 郑广根听说这事,连夜骑着二八自行车赶来。这个总被村民笑话"魔怔"的民办教师,此刻眼睛亮得像探照灯:"隋亮哥,你记不记得咱村老辈人说的'尉迟恭藏兵洞'?"他抖开张泛黄的地图,手指点着几道铅笔描的虚线:"我琢磨十年了,这些地道走向正好连成二十八星宿..." 考古队进驻那天,全村人挤在打谷场上看热闹。省文物局的周教授蹲在洞口,眼镜片上反着光:"同志们看这个券顶弧度,典型的初唐工艺..."话音未落,地道深处突然传来"哗啦"的塌方声。张隋亮一把拽住要往里冲的郑广根:"别犯傻!里头岔道比老王家葡萄藤还乱!"这话后来应验了——村里三个后生偷溜进去探险,在粮仓遗址转悠六小时没找着北,最后还是靠张隋亮绑在入口的麻绳才摸出来。 2003年冬天,央视的摄像机架在了马厩遗址前。郑广根指着青砖地面突然蹲下:"等等!这个凹槽..."他用袖子擦开积雪,露出排菱形的浅坑。"弩机固定桩!"后来清理出的铁质机关零件让争议尘埃落定——这些带卡榫的金属件与敦煌壁画唐代守城器械完全吻合。 如今张壁村的旅游大巴能排到二里外,张隋亮总坐在村口古槐下给游客比划:"当年我那锄头要是偏半尺,现在你们看的可就是个塌方土坑喽!"他身后,电子讲解器正用五种语言循环播放:"...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保存完好的星象军事地道,其立体防御体系包括..."只有郑广根还常往未开放区钻,去年他在水窖遗址发现刻在陶片上的星图,据说能对应开元七年的某次月食。 最近村里娃娃们流行玩个游戏:蒙着眼从戏台走到古堡,看谁能踩着祖辈挖的三十六个通风口不迷路。张隋亮的小孙子总赢,孩子说闭着眼能听见地道里有铜铁相撞的声响,像千年前士兵在擦铠甲。
山西长治。老人捡手机主动归还,反遭17岁女孩讹诈?事件后续来了。当地派出所做出官
【194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