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雨11分钟怒怼杜兰特是否合理?火箭球迷有话说:
近期徐静雨在球迷圈里引发了轩然大波。他一贯得理不饶人,此次更是火力凶猛,对杜兰特的批判可谓毫不留情。徐静雨之所以如此恼怒,大概还是与杜兰特当年离开雷霆的事情脱不了干系。在他眼中,放着雷霆的核心地位不要,转而去投靠刚刚击败自己的勇士,这一行为简直就是“投敌”。原本有机会率领雷霆去拼搏冠军,却在球队处于劣势时,立刻投身到对手的阵营。在徐静雨看来,这就如同战场上的士兵经受不住压力,直接跑到敌方阵营当帮手,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更让他不满的是,杜兰特离开雷霆之后,还不时说出贬低前队友的话语,这在他看来,全然没有超级球星应有的风范,格局太过狭隘。
他还认为杜兰特的心气不够刚强。就拿雷霆时期来说,输球就落泪,情绪一激动就难以控制,作为球队的核心,这种抗压能力确实有些欠缺。到了篮网时期,虽说凑齐了三巨头,看起来很有气势,然而杜兰特作为老大,却未能带领球队取得优异成绩。就拿和雄鹿的那轮系列赛来说,欧文一受伤,他就没能挑起大梁,既没有站出来鼓舞队友的士气,也没有拿出舍我其谁的气魄带领球队逆转局势,这种领导力在徐静雨看来,远达不到顶级球星的水准。
徐静雨怒怼杜兰特可谓是惹怒火箭球迷。不过话说回来,杜兰特加盟火箭,对球队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在进攻端,球队的实力直接提升了一个层次。上赛季火箭总是在关键时刻表现不佳,要么无人能够稳定得分,要么战术无法有效执行。杜兰特加盟后就大不一样了,他那“死神”的称号可不是徒有虚名,得分手段丰富得让对手头疼不已,特别是中距离投篮,几乎无解。上赛季场均26.6分,三分球命中率能达到43%,真实命中率为64%,这样的效率非常可观。以后在比赛陷入胶着状态时,只要把球交给杜兰特就行——对手若是敢包夹,外线的队友就会出现空位;如果不包夹,他就用中投一次次地冲击对方防线。
在防守端,他也能够出一份力。别看他身材瘦高,但是防守意识相当不错,协防和补防都有自己的一套,2米26的臂展往那一站,对手的锋线球员想要轻松投篮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上赛季火箭的防守就不差,效率排在联盟第五,篮板球也抢得很凶,杜兰特一来,防守体系更加稳固了,对手在他面前投三分时,命中率会下降5.3个百分点,这种干扰能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战术方面也必须进行大幅调整。以前火箭主要依靠申京在内线策应,范弗利特掌控场上局势,如今杜兰特成为核心,手中必然会掌握大量球权。教练乌度卡已经规划好了,常规阵容、双塔硬抗、小阵容快攻,这三种模式交替使用,目的就是要将杜兰特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再搭配申京的低位威胁、范弗利特的经验,加上阿门·汤普森、小史密斯这些年轻人的冲劲,火箭的战术能够玩出更多的花样,阵容深度也较为可观。
杜兰特对于商业方面的热度更是不言而喻。他加盟的消息一经传出,其风头立刻盖过了雷霆夺冠的新闻,主场门票一下子上涨了三成到五成,球衣预售更是创下了队史纪录。联盟也很给面子,将火箭安排进了揭幕战和圣诞大战,这样一来,球队的曝光度直接拉满,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焦点。
当然,也有人担忧,37岁的杜兰特能否承受82场常规赛的强度,火箭的外线火力是否真的充足。但不管怎样,他这一加盟,火箭瞬间就有了争夺冠军的底气,接下来的赛季,肯定会很有看头。
用户18xxx52
闲着没事干了,就显了你了!
用户10xxx19
阿摊·篮球课堂——球权、出手次数、球权使用率、命中率——(1)球权包括:一是静态球权,即持球时间;二是动态球权,即倒球入手的次数——(2)静态球权越多,可供思考与观察的时间越长,选择余地越大,通常命中率越高——(3)动态球权越多,可供出手的频次越大,在“自己攻,还是别人攻”的问题上有更多支配权——(4)球权使用率=个人出手次数 除以/ 全队出手次数,该指标与动态球权有联系,但是并不等同于动态球权,同时它体现不出 静态球权——(5)在球权和出手问题上,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纯射手,比如雷阿伦、克莱,静态球权几乎没有,动态球权一般化,他们的每次动态球权都转化成了出手,如果不是因为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投射能力,命中率会很惨淡——(6)第二种是所谓“持球大核”,比如阿摊:海量的静态球权,使得他拥有最宽裕的思考时间与抉择机会;海量的动态球权,可以让他在“自己攻还是别人攻”方面最自由地切换! 这种球权优势,使得他可以用最经济的出手确保最高的命中率!——(7)正是基于如此,阿摊通常会用“低出手次数(或球权使用率)+高命中率”去吹嘘自己、贬踩他人,个中道道,只有猎鹰才看得明白!
紫陌红尘看桃花 回复 08-13 16:06
加油!
用户72xxx99
詹姆斯不见他说
我是谁
鲸鱼就是个懒子
篮球是竞技体育
这话全都适合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