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一等功臣、侦察排长杨仕春在战场上痛失双腿,同县姑娘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相嫁,携手相伴37年! 1985年1月15日,侦察排长杨仕春带队执行任务时遭遇炮火覆盖。为标定敌军坐标,他命令战友撤离,独自坚守阵地。炮弹炸响瞬间,他左腿齐膝炸飞,右腿仅剩皮肉相连,双手严重受伤。 鲜血喷涌中,他竟冷静地捆扎止血带,坚持用话筒报告完敌炮坐标才昏迷。转运途中他多次休克,野战医院输血超2000毫升才抢回性命。 半个月后在昆明总医院醒来,看见层层纱布包裹的残肢,这位钢铁汉子第一次体会到绝望的重量——直到他发现枕头下压着的小纸条,那是护士悄悄抄给他的张海迪故事。 重新学步的艰辛超出常人想象。1985年9月装上8公斤重的假肢后,他刚站立就摔得鲜血浸透裤管。 护士每天要用镊子夹着纱布捅进化脓伤口清理,妻子艾丽闭着眼不敢看。为驯服假肢,他反复练习站立摔倒,25个月后才甩掉拐杖独立行走。 更惊险的是学骑自行车时刹车失灵,他情急中将假肢塞进车轮强行停车,自己却被甩飞数米,变形的假肢把残肢撕裂得鲜血淋漓。 这些血汗铺垫了他后来骑车载着两个儿子穿行街巷的画面——车前梁坐一个,后座绑一个,成为营区最特别的风景。 当松溪县政府把团县委、文化局等“铁饭碗”岗位任他挑选时,杨仕春却婉拒了:“我身上淌着战友的血,得还给需要的人”。 他选择拜师学医,每天骑残疾车往返二十里山路。隆冬凌晨,他蜷在三家合用的厨房里抄写《黄帝内经》,油灯熏黑了鼻孔;酷暑暴雨天摔进泥沟,他护住药篓先检查草药。 1993年考入浙江中医学院时,肺结核让他咯血不止,体重只剩48斤。教室在五楼,96级台阶他要爬十分钟,磨破的残肢在台阶上留下淡淡血痕。 师生们不知道,这个每次出现都浑身汗透的残疾人,怀里还揣着咳血的毛巾。 成为军医后,他把家变成“第二诊室”。半夜接到战士高烧的电话,他摸黑骑车赶去营区;发现药房缺治疗咳嗽的鱼腥草,冒雨采药摔进水沟。 最让人动容的是2003年抢救自杀女大学生时,患者情绪激动推搡他,假肢突然脱落飞出。 女孩吓呆之际,他边装假肢边笑:“我没了腿还在救人,你四肢健全倒想死?”这句话让女孩嚎啕大哭,两年后他收到她婚纱照时,发现照片背面写着:“您摔落的假肢,接住了我的人生”。 艾丽的付出同样震撼。新婚时杨仕春如厕摔倒,她冲进男厕拖起满身污物的丈夫,两人在雨中相拥痛哭;肺结核住院期邻居送来炖鸡,丈夫逼她端回去给孩子补营养,她蹲在医院树下哭到脱力。 最惊心是儿子三岁坠楼,她抱着昏迷孩子狂奔医院,回头看见丈夫摇着残疾车在身后拼命追赶,车轴摩擦出的火星在夜色里飞溅。 当私人诊所开出年薪10万聘坐诊医生时,杨仕春的拒绝理由很“轴”:“穿军装的人,哪能让钱牵着走?”艾丽笑着把聘书垫了桌脚——这对夫妻在清贫中自有一套富贵。 37年光阴里,杨仕春三次赴上海更换假肢都坐硬座,修理费发票攒满纸箱却不报销;汶川地震时刚凑钱买了经适房的夫妻,硬挤出12000元捐给灾区。 如今大儿子穿警服,小儿子着军装,饭桌上杨仕春总念叨:“咱家三代军人,可别在待遇上计较”——这话是说给儿子听,更像对自己的叮咛。 当年他让出一等功名额给牺牲战友,如今拒绝高价假肢仍用普通款,有句话他常挂嘴边:“比起埋在南疆的兄弟,我多活的每天都是利息”。或许这就是艾丽当年认定的英雄本色:双腿可断,脊梁永远笔直。 素材来源:2011年04月29日 15:42 中国新闻网
1943年,八路军战士张思问被俘后,随后被转送到东北当了日军的“特殊工人”。一次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