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以文化交流的名义借走中国国宝级文物,展出后却蹊跷丢失,日方表示:

古凌国际 2025-08-13 13:54:33

2011年,日本以文化交流的名义借走中国国宝级文物,展出后却蹊跷丢失,日方表示:找不到了,愿意赔12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丁仁,家底厚实,从曾祖父丁申那辈就开始收集印章。丁申号竹舟,爱金石书画,尤其钟情于印章,攒了不少西泠八家的作品。 传到祖父丁立诚,号修甫,继续扩大收藏,到六家印章。丁仁接手后,钻研更深,他不光收集,还研究篆刻技法,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已有六百多方印章,多是晚清西泠八家名作。 这些印章不是随便捡的,每方都有来历,丁仁常花时间考证来源和篆刻者生平。抗日战争打响时,丁仁在上海,听说日军要占杭州,赶紧派儿子丁政平回老宅转移。 丁政平从藏书楼八千卷楼抢出五百多方,剩下的随楼被烧毁。丁仁心疼坏了,但没闲着,他把救出的印章拓印成册,用小楷写下每方的详细记录,包括篆刻家的事迹和艺术成就。 1938年,这部两卷本印谱完成,葛昌楹题签,高式贤作序,丁仁用甲骨文写跋。取名印存,不是印选,因为有些已毁,只剩记录。 这孤本传给小女儿,后到孙女丁如霞手里。丁如霞旅居日本,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庆时,整理遗物发现它,首次公布。 2008年,她在大东文化大学演讲,推出这部印谱,同年夏天在上野森美术馆展出。2009年,大阪市立美术馆又办展,推动印学传播。日本媒体和中国电视台都报道过,称其为印学宝典。   2011年,日本篆刻联盟副会长内藤富卿,日展评委,听说丁如霞有这宝贝,多次联系借用办展,说是为中日文化交流。 内藤通过电话和见面,反复说明展览意义,手拿计划书,强调对两国印学界有益。 丁如霞查看计划后,同意无偿借出印谱和丁敬双面印,为期一周,从8月15日至21日,在东京一处场地办鉴古印社篆刻展西泠前四家书画展。 展览期间,许多日本印学爱好者来看,内藤在开幕式介绍背景。展完后,按约定8月底归还,但内藤没动静。 9月5日,丁如霞在古董拍卖会上遇内藤,催问归还,他答应9月10日去埼玉县上课时,顺路带到川口丁家。10日下午3时,丁如霞到川口站等,15分钟没见人,打电话追问。 内藤说物品丢了。他解释那天早上,把印谱装黄杨木书盒,再进白色纸袋出门。去卖文化中心上课,先上男厕所,把纸袋搁架子上,用完后直接走。 课后到车站才想起,折返查看,已不见。内藤称马上报案,填失物申报单,描述纸袋和内容。丁如霞赶到现场,和警方搜查周边,无果。 内藤建议等几天,日本失物常归还,但丁如霞要求抵押品。三天后,警方没消息。 丁如霞再约咖啡店见面,内藤拿几本印谱目录抵押,她拒绝,内藤提出赔200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她觉得太低,无法弥补。 调查显示,内藤上课时没人见他带纸袋,学生回忆他空手进教室。内藤说法前后不一,先说上课前上厕所,后改课中。这些疑点让事件可疑,但内藤坚持版本,没更多证据。 丁如霞决定起诉,收集展览记录、借条和警方单。借条是内藤名片上草草写的,没正规手续。2012年7月,向东京地方法院起诉,要求归还。 法院调查后,怀疑内藤私藏,下令期限内归还。内藤不理,法院强制搜查住所和办公室,无发现。内藤承认疏忽,但回避责任。 2012年底,一审支持丁如霞,责令归还,但执行无果。2013年1月,丁如霞二次起诉,转向赔偿。评估印谱艺术、历史价值和孤本性,加上精神损失,请求3000万日元,约180万人民币。 中国印学专家证词,强调记录西泠八家技法。内藤辩护焦点在意外丢失,提交警方记录。但丁如霞团队指出,他无证人支持,未配合后续调查。 1月16日,内藤向浦和警方提交报告,自称受害者,申报丢失价值200万日元物品,要求查犯人。 到2013年中,案子悬而未决。法院多次开庭,印谱未现。内藤保持说法,没多做额外的回应。丁如霞拒绝低赔,坚持上诉。 事件渐平静,下落不明。至今疑点多,或许只有内藤知真相。文化损失难弥补,影响中日交流信赖。中国艺术界对日本借展更谨慎。印谱若存世,不知落谁手,若毁,更是遗憾。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