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的好学生,为什么最后混得最惨?说实话,我看见过很多从小学习成绩很不错,人也很乖巧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却越过越憋屈,心里琢磨到底为什么呢?
最后想明白了,在现在的社会,学习好的普通人就是会这样!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等他们毕业后,他们才会发现自己努力十几年换来的好学历,在市场上还是不够值钱。
普通的优等生,成绩不错,但是考不上985,211。他们的努力是顺着整个应试教程走的,教程指到哪他们就活到哪,等进入社会后才发现,这个学历文凭满大街都有,工作难找,收入不高,甚至还不如那些高中毕业后就去学了一门手艺的,早早进入社会打拼,靠努力和经验,开了汽修店,一个月也能有个两三万。唯一比得过的只会是那些早早毕业无所事事的人,但凡努力点的,靠普通优等生上大学的时间,就有了比现在毕业出来的普通大学生更好的收入和成绩。普通大学生大部分找到的是四五千甚至更低的工作,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可能能够稳定地向上走。
优秀的优等生,考上了985,211。他们属于优秀的人才,能够有更大的几率获得一份好工作,对比普通人而言,他们就是最有竞争力的对手,往往企业在选择的时候,从学历上,就选了这批优等生,普通的大学生在看简历的程序上就直接被淘汰了。
这就是事实,实际上,在大部分人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发现自己是不是读书的这块料,从每次考试的成绩,以及学习的效率就可以看出来。你总能够遇到那些普通人家的天才,明明和你一样在玩耍,甚至有一段时间压根没来学校上课,但是最新的考试里他依旧是排名第一。这时候,普通人应该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到底是不是读书这块料。
社会就是这样的,资源会青睐更有用的精英,天才们在进入社会后会获得更好的回报,但记住我们大家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至于富人的孩子,更不用说了,他们哪怕什么都不干,一辈子也能够衣食无忧,所以完全不需要和富人孩子对比。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在知道自己并不是学习上的天才,那么就不能死读书,要明白读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要去死磕学历,成绩还好,那就拿个本科学历就行,如果成绩很差,那么可以去找一门有用的技术,木工,理发,电工,厨师,这些都可以。记住,不要被应试的教程框住,太听话的人容易吃亏,适当叛逆点,多尝试不同路子,你才能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