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看了都甘拜下风!”吉林,一女子将九成新的75寸电视进行回收,当看到成交页面

陌上史无言 2025-08-13 21:07:35

“强盗看了都甘拜下风!”吉林,一女子将九成新的75寸电视进行回收,当看到成交页面上的35元时,女子以为是验收费用,可没成想是平台的回收价格,女子无法接受,想要终止交易,但客服的回答却大跌眼界!网友:这哪是回收,简直就是明抢! 吉林的李女士,最近花大价钱买了台80多寸的新电视,家里那台75寸的老伙计就得退休了。她想着网上回收方便,一看“快捷回收”标着35元,心想这不就是上门看看的钱嘛,于是手一滑就下单了。结果回收师傅上门,电视直接搬走,到账一看,就35块!李女士这才反应过来,这35块是电视的全身价了。她赶紧找客服,想说不玩了,结果人家一句“回收已成,不退不换”,直接把她打发了。 这事儿一出,网友们炸了锅,都说这不是回收,简直是明抢啊!记者一查,这平台在投诉网上已经挂了164条投诉,全都是预估价和实际价差十万八千里的事儿。 李女士本想图个方便,结果这35块成了心里的刺。她以为35块是上门瞅瞅的钱,哪知道电视一搬走,就成了“一口价”。找客服理论,人家直接一句“交易完成”,让她哭笑不得。这事儿一出,网友们也纷纷晒出自己的惨痛经历,什么iPhone 16 Pro Max回收50块,索尼新电视两年就值120块。平台说35块是预估,得师傅上门看,但问题是,为啥不看了再搬?这流程设计,明显是给消费者挖坑嘛。 投诉网上一看,这种事儿多了去了,预估价和实际价差得离谱,简直就是“钓鱼式回收”。消费者想图方便,也得擦亮眼睛,用之前好好看看规则,多比比价,别被“一键坑”。平台也得长点心,提高透明度,别老利用信息差坑消费者。李女士这事儿,就是给大家提个醒:便利背后,也得小心陷阱。

0 阅读:0
陌上史无言

陌上史无言

看人间百态,品历史沉淀,听观众评判,作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