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我成功了!”“搞定啦!我真的搞定啦!”“电磁之父”马伟明:1人可顶1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8-14 10:17:35

“成功了!我成功了!” “搞定啦!我真的搞定啦!”“电磁之父”马伟明:1人可顶10个师,让潜艇真正拥有“中国心” 2022年“福建舰”首次亮相时,很多人注意到甲板上的几条滑轨,这意味着中国航母直接进入电磁弹射时代,跳过了蒸汽弹射阶段。 这一跨越让一直领先的美国海军感到压力,而背后核心技术的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马伟明的坚持与推动。 马伟明之所以下定决心要攻克核心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次设备验收时的亲身经历,那时候,中国花了不少钱,从国外买来一台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结果检测时发现,这台设备存在“固有振荡”的严重问题。 一旦在潜艇运行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整个电力系统会立刻瘫痪,潜艇不仅无法继续执行任务,还可能直接陷入危险,威胁到全艇人员的生命安全。 中国方面当即提出质疑,要求对方解释问题原因,没想到,前来验收的外国专家态度十分强硬,把责任推到中国技术人员身上,说是操作不熟练、水平不够,才导致设备出问题。 听到这种说法,马伟明非常不满,他当场站起来反驳,表示问题根本不在操作,而是设备本身存在设计缺陷。 随后,他拿出图纸,一条条分析并指出了对方在设计和生产环节上的具体错误,逻辑清楚、证据充分,让那名外国专家当场无话可说。 这件事不仅让中国在场的技术人员找回了尊严,也让马伟明意识到,关键装备不能依赖别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才能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不受制于人。 这件事让他下定决心,要造出中国自己的核心设备,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启动资金只有三万五千元,实验室是由洗脸间改造的。 马伟明带领团队整整干了六年,终于做出了世界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这台设备不但能同时输出交流电和直流电,而且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造价更低,比以前用的进口货要实用得多。 有了这项成果,中国潜艇的性能一下子上了一个大台阶,它的水下续航时间直接翻了一倍,噪音也降得非常明显,运行稳定性大幅提高。 国外有家公司听说后,想用上百万美元的高价买下这项技术的所有权,马伟明毫不犹豫地拒绝,并明确表示,这项技术是国家的成果,不会卖给任何外国公司。 之后,他继续带队攻关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最终做出了全球首套舰载中压直流输电系统,这套系统的效率明显高于以往的交流系统,直接为“福建舰”实现电磁弹射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在航母技术之外,他的团队还在很短的时间里攻克了电磁阻拦技术,同时突破了43项关键技术,并申请了32项国防专利,这些成果得到了七位院士的联合高度评价。 在潜艇领域,他提出了全新的无轴泵推方案,大幅降低了噪音水平,让潜艇在水下更难被发现,他还在推进更前沿的磁流体动力系统研究,目标是让潜艇在水下几乎完全无声地航行。 同时,他申请了新型电磁鱼雷发射专利,使潜艇能在深海中保持隐蔽状态发起攻击,马伟明还在电磁炮、航天发射等前沿技术上布局,推动大功率舰用发电机组、陆基电磁轨道发射系统等项目。 他把视野放在未来几十年的技术方向上,力争在多个领域让中国具备自主优势。 他自己出身普通,学生时代身体不好,高考因服从调剂进入海军工程大学,导师张盖凡发现了他的潜力,帮助他继续深造,这让他明白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后来,他设立奖学金、提拔年轻科研人员,不拘资历,只看能力,正是这种做法,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敢于创新的科研骨干。 从最初在国际舞台上据理力争,到后来主导世界领先的技术研发,再到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马伟明用实际行动证明,关键技术必须靠自己突破。 如今,面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真正的持续动力不仅来自少数顶尖科学家的突破,更要依靠一个不断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让技术传承和创新形成长久的力量。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用户64xxx35

用户64xxx35

1
2025-08-14 11:12

他手下几个人贡献很大

猜你喜欢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