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方包括美国应该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了!以前打仗讲究“发现即摧毁”,现在中国空军直接升级成“锁定即绝杀”——因为有了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400公里,比普通空战交火距离远了整整10倍! 中国空空导弹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时候主要靠从苏联引进的技术打基础。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成了主力,他们从K-13导弹入手,逐步搞出自己的PL-2系列。七十年代,转向中程导弹,PL-5就这么出来了,重点提升了红外导引。八十年代,跟意大利合作拿了Aspide技术,虽然后来中断,但也帮着PL-8结合以色列Python-3的经验,优化了耐热和锁定能力。 九十年代,PL-12上场,这是主动雷达导引的开端,射程拉到70公里以上,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负责,他们用计算机模拟雷达信号,不断调参数。PL-15在2011年试射,双脉冲发动机让射程到200公里,研究院还整合了有源相控阵雷达。PL-17就是从这儿衍生,研究院把卫星导航和数据链加进去,在西北基地反复试射,处理电磁兼容,确保在复杂环境下稳。整个过程,都是一步步积累,从依赖国外到自主,靠的就是团队钻研技术细节。 中国空军装备PL-17后,空战打法完全变了样。这导弹长6米,重500公斤多,能挂在J-16翼下,射程超400公里,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推,轨迹是先爬高再俯冲。导引上,惯性导航开头,北斗卫星修正位置,数据链从战机实时更新目标,末段主动雷达自己找准。 比起美军的AIM-120D,那才180公里射程,这家伙直接拉开十倍距离。在演习里,J-16雷达一扫到敌预警机,就能发射,导弹避开干扰,直奔高价值目标如加油机或电子战机。实战影响大着呢,对手还没进射程,就得挨打,这等于从源头掐住对方的神经中枢。西方空军得头疼,因为传统导弹反制不了这种远程玩意儿,得重新想对策。 PL-17在2023年左右服役,先给J-16部队用上,照片显示两架J-16带着导弹,在南海演练针对舰载预警机。巴基斯坦空军也看中类似系统,想给JF-17加持。美国海军赶紧搞AIM-174B,射程差不多,配F/A-18E/F,平衡太平洋空域。欧洲国家评估出口潜力,担心对北约的冲击。 到2025年,PL-17扩展到J-35隐身战机,内部舱能带,保持低探测性。高原演习中,战机群数据链共享情报,导弹避开雷达网,打击指挥机。改进版加了更多传感器,提升抗干扰。中国空军以此推信息主导作战,西方承认这导弹改了规则,加速自家远程武器研发,形成新军备竞赛。这导弹的出现,让空战从拼技巧变成拼数据和技术,谁先掌握,谁就占上风。
敌方已经非常狡猾!菲律宾看着没事,美国驱逐舰也闯过来了!其实这是一次美菲海空联
【1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