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好人候选人炒菜多放辣椒引热议##凡人微光该不该评好人#】8月11日,吉林

大皖新闻 2025-08-14 13:59:10

【#吉林好人候选人炒菜多放辣椒引热议##凡人微光该不该评好人#】8月11日,吉林白城市精神文明办发布拟推荐申报2025年第二批“吉林好人”候选人的公示。其中,候选人齐某的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引发争议。

公示材料显示,齐某,女,2002年出生,镇赉县五棵树镇综合服务中心基层治理专干。其践行孝道的事迹主要为:全程照料患糖尿病住院的奶奶、攒钱陪爷爷逛北京天安门圆梦;工作中,耐心帮老人用手机办业务、教操作,入户帮做家务;生活里,记挂父母喜好,炒菜多放父亲爱吃的辣椒。

有网民质疑,“炒菜多放辣椒,这些事迹是不是太小了?”

齐某有没有资格候选“吉林好人”?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表示,现在评选还处于公示阶段,针对候选人的各方面意见,“我们都会收集、整理、记录,后期还会进行认真细致核实,审核把关,判断其是否符合‘吉林好人’标准”。

对于齐某候选资格的去与留,当地所采取的态度比较谨慎。这份理性是必要且恰当的。

必须强调一点:“孝老爱亲”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必事事轰轰烈烈。将长辈的喜好放在心头,为之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常事,本身就是一种孝行。

但也不容回避的是,就目前的公示材料来看,齐某对于父亲的关爱,仅有“炒菜多放一些父亲爱吃的辣椒”。生活化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但如此单一的细节又未免过于单薄了。

纵观整份公示材料,还可以看到,齐某为怕黑的母亲装感应灯,细心照料陪伴患病的奶奶,攒钱带爷爷旅游圆梦,工作中帮老人操作手机、入户帮做家务……

平心而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做到这些,确实值得肯定。这类孝行善举贴近生活、容易效仿,作为榜样加以表扬和宣传也未尝不可。但在省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公众的心理预期和衡量标准会更高,两者之间的落差也就显现出来了。

应当承认,孝心与善意本无高低贵贱,但现实生活中,孝行与善行确有难易之别。相似的行为选择,对不同的人而言,付出的代价、承受的压力并不相同,其公共价值与社会意义也有所差异。

能够获得社会认可与表彰的道德模范,不必一定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在别人不愿做、做不到或难以坚持的地方,作出了可贵的担当与行动,产生“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效应。道德人物评选的层级越高,这样的要求无疑就应当越高。

当然,现在就断言齐某不符“吉林好人”的推荐标准,还为时过早。从眼下的公开信息看,她的事迹介绍篇幅简短,不排除是受限于公示字数,或是推荐单位未能充分挖掘、讲全、讲好,才让公众产生了误解。

对于此次“好人”评选争议,应当审慎做好处置。若经过核实,齐某确实符合标准,应尽快补充完善事迹材料,重新公示,以化解舆论的质疑;若她与标准确有差距,有关部门再依规处置,给公众一个清楚而公正的交代。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地方因对舆情过度敏感,为求尽快平息争议,对舆论采取了迎合态度,甚至牺牲涉事人员的合法权益。此次“好人”评选争议,应秉承公正客观的态度来处理,才能真正平息“舆情”,否则很可能会埋下更大的“火种”。(安徽时评)

0 阅读:1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